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經識經的意思、見經識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經識經的解釋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醒世姻緣傳》第四八回:“ 龍氏 方纔見經識經,漸漸的收了法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見經識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àn jīng shí jīng(部分來源注音為“shì jīng”,但主流以“shí jīng”為準)。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機靈聰慧,能夠一看便明白事理,并靈活應對。

詳細解釋:

  1. 語義解析

    • “經”可指經典、常規或普遍規律,“識經”即理解規律。整體強調通過觀察現象(“見經”)迅速把握本質(“識經”),體現敏銳的洞察力和應變能力。
  2. 出處與用例

    • 最早見于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四十八回:“龍氏方才見經識經,漸漸的收了法術。”此處指龍氏根據情勢變化調整行為,展現機敏。
    • 另有明代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的用例,描述女子聰慧過人,讀書觸類旁通。
  3. 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 類似成語包括“見機行事”“隨機應變”,均強調靈活應對能力。但“見經識經”更突出對事物本質的快速領悟。
  4. 使用場景

    • 多用于褒義語境,如稱贊他人處事機敏、善于察言觀色。例如:“他見經識經,三言兩語便化解了尴尬。”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擴展釋義,可參考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見經識經:意思解釋

《見經識經》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親眼目睹聖賢的著作,并從中領悟到智慧和知識。

見經識經: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拆字法,我們可以将《見經識經》拆分為以下三個部首:

1. 見:表示目擊、看到的意思,由rer二字旁和見字旁組成,總計五畫。

2. 經:表示經書、經典的意思,由纟和巠組成,總計八畫。

3. 識:表示認識、知道的意思,由言和隻組成,總計八畫。

整個成語總筆畫數為二十一畫。

見經識經:來源和繁體

《見經識經》一詞來源于《孟子·盡心》篇,原文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立志行道而知己白。見經識經,見家行道而事親白。”在這篇文章中,孟子強調了親眼見到聖人的重要性,以及通過讀書學習來獲得智慧。

這個成語的繁體形式為「見經識經」。

見經識經: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見經識經」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有些變化。具體寫法會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獻資料而有所差異。

見經識經:例句

1. 他一生都堅持見經識經,從古代經典中獲取智慧和啟發。

2. 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見經識經,開闊思維。

3. 馬克思說過一句名言:“見經而識經。”這句話強調了通過閱讀和學習來獲得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性。

見經識經:相關詞語和反義詞

相關詞語:讀書、研讀、鑽研、涉獵經典

反義詞:閉目塞聽、故步自封、坐井觀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