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銀銅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銀錢帛。《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趙岐 注:“兼金,好金也,其價兼倍於常者。” 晉 陸機 《贈馮文罴》詩:“愧無雜佩贈,良訊代兼金。” 唐 王維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詩:“野巾傳惠好,茲貺重兼金。” 清 程恩澤 《粵東雜感》詩:“有盡兼金傾海去,無端奇貨挾山來。”
“兼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意義
指價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泛指金銀銅等金屬,因此“兼金”既可指成色上乘的貴金屬(如黃金),也可指價值翻倍的錢帛財富。
引申含義
後擴展為泛指大量金銀財物,如《孟子·公孫丑下》記載齊王贈送“兼金一百”(即百镒黃金),但孟子未接受,體現其清廉。
古代金屬貨币體系中,“金”的範疇較廣,不同時期可能側重不同材質。“兼金”強調品質或價值的倍增,如趙岐注《孟子》時解釋:“其價兼倍于常者”。
“兼金”既指優質貴金屬,也象征財富或珍貴事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含義。
兼金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兼"是六筆畫,部首是"兒",拆分後的構造為"|⺈丨",義項多樣,可以表示"同時"、"兼顧"、"兼并"等含義。
而"金"是八筆畫,部首是"钅",拆分後的構造為"丶⺡丶",意為"黃金"、"金屬"、"財富"。
《兼金》這個詞來源于《左傳·宣公十年》:“猶定父所告也周宣王揖留乃告所言見。宣王以曆戎之間兼金邑及其宅宇弗敢廢。”這裡表示宣王兼并了周、戎兩國的黃金,即取得了黃金的政權。
《兼金》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兼金」,沒有太大的差别。
古代的漢字寫法往往有所變化,但《兼金》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仍然是"兼"和"金"兩個字合在一起構成。
1. 他在工作中兼金多個職位,每天都非常忙碌。
2. 這家公司兼金了兩個品牌,擴大了市場影響力。
1. 兼職:同時兼任多個工作或職務。
2. 兼得:同時得到兩個或多個好處或成就。
1. 同時:表示一件事情在同一時間内同時發生。
2. 共有:表示兩個或多個人或物共同擁有某個權益或財産。
1. 專一:表示專心緻志在一個方面,不涉及其他事物。
2. 分離:表示被分開或分割成兩個或多個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