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的意思、邊陲的詳細解釋
邊陲的解釋
[border area;frontier] 邊疆
詳細解釋
亦作“ 邊垂 ”。亦作“ 邊埵 ”。1.猶邊境。《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鄭伯 ﹞曰:‘寡人無良,邊陲之臣以幹天之禍。’” 晉 左思 《魏都賦》:“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不以邊垂為襟也。” 唐 李白 《代贈遠》詩:“鳴鞭從此去,逐虜蕩邊陲。”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白敏中》:“ 崔鉉 詩雲:‘邊埵萬裡注恩波,宇宙羣方洽凱歌。’”《全唐詩》 崔鉉 詩作“邊陲”。 元 柳貫 《題蘇長公書曹侍中與王省副論趙元昊事》詩:“夏童昔跳踉,勢将撼邊垂。” 明 屠隆 《綵毫記·妻子哭别》:“想此日開酺會,家家燕喜,隻吾家抱向隅悲遠謫,去邊陲。” 郭小川 《祝酒歌》:“桦樹林呀,猶如古代兵将守邊陲。”
(2).邊緣。 駱賓基 《罪證》九:“﹝ 大盤嶺 ﹞雖然并不算高,但嶺背露出陰雲的邊陲。”
詞語分解
- 邊的解釋 邊 (邊) ā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形。 旁側,近旁:身邊。邊鋒。 方面:邊幹(刵
- 陲的解釋 陲 í 邊疆,國境,靠邊界的地方:邊陲。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邊陲”是一個書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國家或地區靠近邊界的區域,即「邊疆」或「邊境」。例如“盛唐時期,邊陲小國北面稱臣”。詞義構成中,“邊”指邊界,“陲”強調邊緣地帶,合稱表示遠離中心的國境線附近地區。
二、詞源與出處
- 曆史文獻:最早見于《左傳·成公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其中“邊垂”為古稱;
- 文學引用:如晉代左思《魏都賦》以“邊垂”代指邊疆。
三、用法特點
- 近義詞:邊疆、邊境(如“邊陲哨所”);
- 反義詞:内地(如“地處邊陲”與内地形成對比);
- 語體色彩:多用于書面語境,如“邊陲重鎮”。
四、文化意象
“陲”由“垂”與“阝”(阜,表地勢)組成,形容邊疆如天幕垂落之地,體現古代對遙遠邊界的空間想象。
示例與延伸
- 地理實例:“黑龍江省虎林縣境的珍寶島地處邊陲”;
- 詩句引用:李白“逐虜蕩邊陲”。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左傳》《魏都賦》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邊陲,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邊遠的地方或者與國境接壤的地區。邊陲一共有兩個字,其中“邊”字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4,讀音為biān;“陲”字的部首是阜,筆畫數為11,讀音為chuí。
邊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它指的是靠近國境的地區,通常是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方。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邊字有時會用委旁代替,例如“邉”。而陲字的繁體寫法為“隹”。
以下是一些關于“邊陲”的例句:
1.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邊陲旅行,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2. 邊陲地區的發展一直受限于交通條件的限制。
3. 這座城市位于邊陲地帶,氣候寒冷但風景秀麗。
一些與“邊陲”相關的組詞包括邊防、邊境、邊界等。近義詞可以包括邊遠、邊緣、邊疆等。反義詞可以包括内地、中心、核心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