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官重绂的意思、兼官重绂的詳細解釋
兼官重绂的解釋
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後漢書·翟酺傳》:“昔 竇 鄧 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更改社稷。”
詞語分解
- 兼官的解釋 在本官職以外,又任他官。《韓非子·說林上》:“公佩僕璽而為行事,是兼官也。”《韓非子·用人》:“人臣皆宜其能,勝其官,輕其任,而莫懷餘力於心,莫負兼官之責於君。”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二》:“
- 绂的解釋 绂 (紱) ú 古代系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同“黻”。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兼官重绂”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iān guān zhòng fú,其核心含義指一人同時兼任多個顯赫官職,常用來形容權勢集中或地位顯耀的現象。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字面拆分
- “兼官”:同時擔任多個官職(“兼”為兼任,“官”指官職)。
- “重绂”:“绂”是古代系官印的絲帶,象征權力;“重”表示多重,暗指官職顯赫。
- 合指身兼多職且地位顯耀。
-
深層含義
該詞多含貶義,暗指權力過度集中可能引發的問題。例如《後漢書·翟俌傳》中批判窦、鄧兩大家族“兼官重绂,盈金積貨”,最終導緻朝綱混亂。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 出處:出自南朝宋範晔《後漢書·翟俌傳》,原文為:“昔窦鄧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更改社稷。”
- 背景:東漢時期外戚專權(如窦憲、鄧骘),通過兼任要職掌控朝政,最終引發政治動蕩。
三、用法與語境
- 適用場景
- 描述古代權臣或現代權力集中現象(需注意語境)。
- 多用于曆史評述、文學批評或警示權力濫用。
- 近義詞:兼朱重紫(指高位重職)、位高權重。
- 反義詞:一官半職、人微權輕。
四、現代啟示
成語警示權力需制衡,若“兼官重绂”缺乏監督,易滋生腐敗。現代語境中可用于讨論職務分配或官僚體系的弊端。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官重绂》的意思
《兼官重绂》是一個成語,意指同時擔任多個重要職務或兼任高級職位。該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政府或組織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兼官重绂》由四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為:
- 兼(jiān):由“當前”和“又”兩個部首組成,包含八個筆畫。
- 官(guān):由“宀”部首和“關”字組成,包含八個筆畫。
- 重(zhòng):由“裡”部首和“中”字組成,包含九個筆畫。
- 绂(fú):由“纟”部首和“負”字組成,包含六個筆畫。
來源
《兼官重绂》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的《陳書·郃陽傳》:“弘農王發先詧難之時,兼官重绂,宮阙垣牆之内,步趨俄迸,志得成行。”意指發先在權謀鬥争中能夠同時兼任多個重要職務,并在宮廷中行走自如。
繁體
《兼官重绂》的繁體字為「兼官重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兼官重绂》的古代寫法分别是:
- 兼:兼字在古代寫法中,上部分為「八」字旁,下部分為「又」字旁。
- 官:官字在古代寫法中,上部分為「宀」字頭,下部分為「白」字身。
- 重:重字在古代寫法中,上部分為「裡」字旁,下部分為「中」字。
- 绂:绂字在古代寫法中,由「纟」和「罒」組成。
例句
以下是使用《兼官重绂》的例句:
他在政府中兼官重绂,權勢滔天。
組詞
與《兼官重绂》相關的其他詞語:
- 兼任:同時擔任多個職務。
- 重任:重要的職務。
- 官員:執掌政務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高官顯要、職權繁重。
反義詞:身份低微、官職輕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