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汀的意思、江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汀的解釋

(1).江邊平地。 南朝 梁 江淹 《雜詞·構象台》:“立孤臺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 唐 杜牧 《寄崔鈞》詩:“兩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清 顧炎武 《贈路舍人澤溥》詩:“江汀失警蹕,一死魂猶視。”

(2).指江中小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江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地理概念
    • 江邊平地:指靠近江岸的平坦土地。例如南朝梁代江淹在《雜詞·構象台》中寫道:“立孤臺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
    • 江中小洲:指江水中的沙洲或小島,如唐代杜牧《寄崔鈞》詩句“兩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二、延伸含義

  1. 文化意象
    在古詩詞中,“江汀”常被用作描繪自然景色的意象,承載着離别、孤寂等情感,例如清代顧炎武詩句“江汀失警蹕,一死魂猶視”()。

  2. 人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江”象征生生不息(如長江),“汀”指水邊平灘,整體寓意溫柔、恬靜,或才華橫溢、志向高遠()。

三、其他說法

部分資料提到“江汀”可能源自福建地名,引申為“樂善好施”的品德(),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需結合語境判斷。

提示:若需考證具體詩句或姓名案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江汀》的意思

《江汀》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中國福建省上杭縣的一個縣級市,也是福建省的一個著名風景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江汀》的拆分部首為“水”和“山”,它的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江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史記·地理志》中。江汀地區地勢起伏,有衆多山川,因此得名。

繁體

《江汀》的繁體字為「江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江汀》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是「江廷」,不過具體需要查閱相關古代資料。

例句

1. 我們計劃明年去《江汀》旅遊,聽說那裡的風景非常美麗。

2. 《江汀》地區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3. 這篇詩描繪的正是《江汀》的獨特魅力。

組詞

1. 江南 (指中國南方的江河地區) 2. 汀洲 (指河流彙入海洋的地方) 3. 江山 (泛指江河和山) 4. 汀灣 (泛指河岸灣) 5. 汀漾 (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樣子)

近義詞

1. 海濱 (指河流或湖泊與海洋相接的地方) 2. 水韻 (指水流的聲音和姿态) 3. 臨江 (指靠近江河的地方) 4. 湖岸 (指湖泊的邊緣) 5. 河畔 (指河流的旁邊)

反義詞

1. 山間 (指兩座山之間的地方) 2. 平原 (指地勢平坦、沒有山丘的地方) 3. 林中 (指樹木叢生的地方) 4. 湖心 (指湖泊中央的地方) 5. 湖光 (指湖水的光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