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汜的意思、江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汜的解釋

(1).江邊。汜,通“ 涘 ”。 晉 陸機 《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一:“願假歸鴻翼,翻飛遊江汜。”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違利建於 海昏 ,創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長慶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詩:“ 餘杭 乃名郡,郡郭臨江汜。” 清 方文 《石橋懷與治》詩:“況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2).《詩·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簡稱。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詩》雖四言,亦開衆體,《江汜》發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寫婦人遭遺棄後的哀訴,故亦用以代稱棄婦之怨辭。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旦] 秋英 ,你卻疑着甚麼?[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江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與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從字源看,"江"專指長江,後泛指大河;"汜"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水别複入水也",即江河支流重新彙入主流的河段。二字組合後,"江汜"在《詩經·召南》篇目《江有汜》中首次出現,鄭玄箋注解釋為"江水支流複入江者",特指長江流域的支流水系。

在文學語境中,"江汜"衍生出多重意象。《昭明文選》收錄的南朝謝朓詩作中,"江汜"既實指長江支流,又隱喻離愁别緒,這種以自然景觀寄托情感的修辭手法,成為後世詩詞創作的典範。明代《字彙》進一步擴展其語義,将"汜"釋為"決複入",強調支流與主河道分合的地理特征,使"江汜"成為描述水系分岔地貌的專業術語。

現代辭書釋義綜合了曆史語義流變。《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長江支流"與"代指離别之地"的雙重含義,這一解釋既保持古義準确性,又涵蓋文學引申義,體現了漢語詞彙的多層次性。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籍研究及文學創作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江汜”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江邊或江水分流處,其中“汜”通“涘”(sì),意為水邊。如南朝沈約《郊居賦》中“創惟桑於江汜”即描述江畔景象。

  2. 文學出處 源自《詩經·召南》的《江有汜》篇,該詩以江水支流起興,暗喻婚姻關系中的分離與接納,後成為典故代稱。

  3. 引申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常引申為棄婦之怨的意象,如姚華《論文後編》提到《江汜》發三言之端,将詩篇與特定情感表達關聯。

  4. 應用示例 晉代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翻飛遊江汜”即借江畔意象寄托思念,體現其作為空間意象與情感載體的雙重功能。

注:因搜索結果權威性标注為“極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詩經注析》等工具書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敖夫百雷貏豸不王赤闌橋充棟垂陰淡粉單軌燈台守颠馳蜚禽墳寺更日挂勁孤帳鶴江淮王鷄狗郇廚化澤回映毀胔胡笳火精劍較定皛淼結縛九頭八尾聚會苦霧羸疾曆朝俚歌禮命靈鵲羅掘螺栓夢花蜜棗黏稠蹑景凝酥歐母胚混平仄窮剝泣涕榮庵上拂蜀雞四愁詩送别徒行塗鴉途迍宛丘晩膳晚寤圍堰新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