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散的意思、講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散的解釋

(1).講說傳布。 唐 道宣 《續高僧傳·義6*解十·道宗》:“弱年遺俗,敦務釋門,專志大論,講散文旨。”

(2).謂講花散落。 唐 皮日休 《臘後送内大德從勗遊天台》詩:“講散重雲下九天,大君恩賜許隨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講散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講散”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文獻來源有所不同,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1. 講說傳布
    指通過講解、傳播知識或教義,使信息得以擴散。例如唐代道宗在《續高僧傳》中“講散文旨”,即通過講解佛經傳播教義。

  2. 講花散落
    此意帶有文學意象,常見于詩詞,如唐代皮日休的詩句“講散重雲下九天”,描述講經時花瓣紛飛的場景,比喻佛法傳播如花雨般灑落。

二、現代語境下的解釋

  1. 勸導解散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列為成語,指通過言辭勸導使人群離開或解散,例如“通過講散平息争執”。

三、單字“散”的輔助理解

“散”本義為分離、分布(sàn)或松散(sǎn),如“分散”“散文”等。這為“講散”的複合詞義提供了基礎。

“講散”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古代多用于宗教或文學場景,現代則可能引申為勸解行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續高僧傳》或唐代詩詞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講散的意思

《講散》是一個成語,形容一種說話或行為慷慨大方、開朗活潑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講散》的拆分部首為言和散,筆畫總計為12畫。

來源

《講散》出自《西京雜記·莊員外》。原文為“莊員外者,講散士也”。

繁體

《講散》的繁體字為「講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講散」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基本形态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他一向豪爽大度,說話講散,深受大家喜歡。

組詞

講義、講究、講和、散漫、散開、散心

近義詞

豪爽、開朗、大度、痛快

反義詞

拘謹、悶騷、拘束、壓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