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紗羅。《隋書·禮儀志七》:“鹿皮弁,九琪,服絳羅襦,白羅裙。” 唐 羅隱 《牡丹花》詩:“似共東風别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宋史·輿服志三》:“ 乾道 九年,又用履袍,袍以絳羅為之。”
“绛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绛羅”指深紅色的輕薄絲織品(),常用于形容華貴服飾。其中“绛”為深紅色,象征尊貴;“羅”指質地細密的絲織物()。
绛色代表富貴與地位,羅帛體現精緻工藝,因此“绛羅”常借指華麗之物或高貴身份()。
如今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和曆史服飾考據中,日常使用較少。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绛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具有绛色的光滑且光澤的織物,在古代常常用來制作服裝。
绛羅由“纟”和“羅”兩個部首組成。在筆畫上,它總共有12個筆畫。
绛羅一詞源于古代,最早見于《詩經·鄭風·绛練》:“從維绛绛之綱。”绛練這裡指的就是用绛羅織成的絲繩。
绛羅的繁體字是「絳羅」。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绛羅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可以使用「絳羅」字體來代表绛羅。
1. 她穿着一件绛羅制成的華麗禮服,顯得格外典雅。
2. 這塊绛羅布料質地細膩,顔色鮮豔奪目。
绛羅的組詞例如:绛羅錦緞、绛羅寶衣、绛羅華服等。
近義詞有:紅羅、紅綢、紅錦等。
反義詞有:素布、素綢、白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