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周勃 以布衣從 高祖 定天下,賜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絕。食 绛 八千一百八十戶,號 绛侯 。 勃 為人樸質敦厚, 高祖 以為可托大事。 高祖 崩, 勃 與 陳平 定計誅諸 呂 ,立 文帝 ,以功為右丞相。見《史記·绛侯周勃世家》。後用為受遺诏輔國之典。 唐 李華 《雜詩》之五:“ 絳侯 與 博陸 ,忠樸受遺顧。”
“绛侯”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爵位稱號,主要與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绛侯”指周勃因功受封的爵位,食邑在绛縣(今山西運城绛縣)。該爵位并非官職,而是西漢分封制度下的列侯稱號,象征極高的政治地位。
“绛侯”在後世文學和史書中被用作“受遺诏輔國”的典故,代表忠貞、能擔大任的元老重臣。例如:
绛縣為春秋晉國故都“故绛”所在地,周勃受封後,此地成為其家族世襲食邑,進一步強化了“绛侯”與忠勇輔國的聯繫。
“绛侯”既是周勃的封爵稱號,也演變為一種文化符號,象征開國元勳的功績與托孤重臣的擔當。其内涵融合了曆史事件、政治制度及文學意象。
《绛侯》(jiàng hóu)指的是古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绛國的國君,也可以泛指該國的君主。
《绛侯》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口”,其中“纟”是纖維的意思,表示與織物或線有關。《绛侯》的總共有10畫。
《绛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史書《史記》中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記錄了绛國的曆史,其中詳細描述了該國的君主。
《绛侯》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絳侯”。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使用《绛侯》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一緻,有些是“繮候”、“絳侯”等。
1.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是位賢明的绛侯。
2. 曆史上有很多有才幹的绛侯統治着這個國家。
绛國、绛帳、绛紫、绛绮
绛主、绛王、绛國君
绛臣、绛民、绛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