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鼐的意思、蔣光鼐的詳細解釋
蔣光鼐的解釋
蔣光鼐(1888-1967) : 愛國将領。廣東東莞人。保定軍校第一期肄業。1905年加入同盟會。曾參加辛亥革命和讨袁護國戰争。1926年參加北伐戰争。曾任*********政府第十九路軍總指揮。1932年1月28日日軍侵犯上海時,率十九路軍進行抗戰。1933年11月參與發動福建事變,成立抗日反蔣的中華*********人民革命政府。後任第七戰區副司令長官。1948年參與組建中國*********革命委員會。建國後任紡織工業部部長、全國******常委。
詞語分解
- 蔣的解釋 蔣 (蔣) ǎ 古書上說的一種菰類植物。 姓。 古同“獎”,勉勵。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蔣光鼐(1888年12月17日—1967年6月8日),字憬然,廣東東莞人,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的愛國将領和政治家。以下是對其生平和貢獻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原名與字號:原名蔣煚,後改名光鼐,字憬然。
- 籍貫:廣東省東莞縣虎門鎮(今屬東莞市)。
- 生卒年:生于1888年12月17日,逝于1967年6月8日。
二、軍事生涯與抗日貢獻
- 早年經曆
1906年考入黃埔廣東陸軍小學,加入同盟會;1913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參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
- 淞滬抗戰總指揮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作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總指揮兼淞滬警備司令,率部抗擊日軍侵略,提出“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的宣言,成為抗戰史上的重要戰役。
- 其他軍事職務
曾任第十一軍副軍長、第四戰區參謀長等職,參與北伐和中原大戰。
三、政治與社會活動
- 民革創始人:1947年參與籌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後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職。
- 新中國任職:1949年後擔任紡織工業部部長,推動新中國紡織業發展;曆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等。
四、名字含義補充
“光鼐”中“鼐”字本義為大鼎,象征權力與尊貴。其原名“煚”意為日光,改名“光鼐”可能寓意光明與擔當的結合(注:此部分為字義推測,未見直接史料記載)。
五、逝世與評價
1967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8歲。他被譽為“傑出的愛國将領”“民革卓越領導人”,是兼具軍事才能與政治遠見的曆史人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來源如《光明日報》報道或民革官方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蔣光鼐
《蔣光鼐》是一個常見的中文姓氏,拼音為 jiǎng guāng nài。該姓氏的拆分部首是“艹”和“灬”,總共有13畫。
蔣的意思是水草盛生。它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傳統部族名,也可以作為一個人的姓氏。在繁體中文中,蔣的寫法為「蔣」。
光的意思是明亮、光明。它來源于古代文字中的光字部首,表示陽光、明亮等含義。
鼐意為輔助、協助。它是古代漢字中的一個部首,常用于表示輔助、協助等概念。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鼐的字形較為複雜,變化較多。
一些具有蔣姓的人還會使用繁體字「蔣」來書寫自己的姓氏,以表示更加傳統和正統的意味。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跟現代稍有不同。在古時候,「蔣」的寫法是「艸非黍言一」,總共有16畫,比現代簡化的字形要複雜。
以下是一個例句:
蔣光鼐是一位著名的曆史學家,專門研究古代中國的文化和曆史。
與「蔣光鼐」相關的組詞有:蔣姓、蔣家、蔣公、蔣子等。
與「蔣光鼐」近義詞有:蔣光榮、蔣光明。
與「蔣光鼐」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