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識眷顧。 唐 黃滔 《崔右丞啟》:“況今攀託門牆,依憑奬顧,以坑谷蒼黃之态,戴丘山岌嶪之恩。”
"奬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賞識眷顧",具體解釋如下:
一、釋義與結構分析 "奬"通"獎",表示嘉獎、鼓勵;"顧"取《說文解字》中"環視也"的本義,引申為關注、眷顧。二字合稱指對人才或事物的贊賞與特殊關照,常見于古代公文、書信中表達知遇之恩。
二、文獻用例 唐代黃滔《崔右丞啟》有載:"依憑奬顧,以坑谷蒼黃之态,戴丘山岌嶪之恩"()。此處通過比喻手法,形容受賞識者如同身處險境卻得高山庇護的感激之情。
三、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籍研究領域。需注意其與"眷顧"的區别:"眷顧"側重情感層面的牽挂,而"奬顧"特指上位者對下位者才能的認可與提攜()。
四、延伸理解 從漢字演變看,"顧"字在甲骨文中作"雇",本義為候鳥周期性往返,後衍生出"周期性關注"的意涵,這與"奬顧"中持續關照的語義相契合()。
奬顧(jiǎng gù)是一個由形聲字組成的詞語,它由“奬”和“顧”兩個漢字組成。
奬的拆分部首為“獎”,它是一個會意字。字義:給予贊賞、表彰。奬字的首字母部分是“大”字旁,表示“人”,意為人對人的贊賞表彰;其下部分是“力”字旁,表示“力量”,象征獎勵的力量。
顧的拆分部首為“頁”,它是一個會意字。字義:關心、照看。顧字的首字母部分是“人”字旁,表示人,意為人對人的關心照顧;其下部分是“目”字旁,表示“眼睛”,象征注視照顧。
奬顧這個詞語源自古代漢字,是對人們關心照顧及提供贊賞表彰的一個描述。它包含了向他人展示關愛與尊重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奬的寫法為「獎」,顧的寫法為「顧」。
古時候,奬的寫法為“奬”,顧的寫法為“榖”。隨着曆史的演變,這兩個字的寫法逐漸變化為現代漢字中的奬和顧。
以下是一些使用奬顧這個詞語的例句:
1. 他經常奬顧那些在工作中表現出色的員工。
2. 這個組織非常注重奬顧志願者的努力和貢獻。
其他與奬顧相關的詞語包括:
組詞:奬勵、奬品、奬學金
近義詞:關愛、鼓勵、表揚
反義詞:忽視、冷落、批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