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哥拉的意思、安哥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哥拉的解釋

非洲南部國家。臨大西洋。面積12467萬平方千米。人口1150萬(1995年)。首都羅安達。大部分為高原。主要屬熱帶草原氣候,分幹、濕季。農業是主要經濟部門,主産咖啡、劍麻、棉花、甘蔗等。石油、鑽石和咖啡為重要出口商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安哥拉”的詞義解釋,需從以下兩個角度分析:

一、國家名稱含義

安哥拉(葡萄牙語:Angola)是非洲西南部的國家名稱,全稱為安哥拉共和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信息():

  1. 地理位置
    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贊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124.67萬平方公裡。
  2. 人口與民族
    2022年人口約3560萬,主要民族包括奧溫本杜族(37%)、姆本杜族(25%)、巴剛果族(13%)等,首都為羅安達(人口約277.6萬)。
  3. 經濟特點
    屬最不發達國家,但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大經濟體,經濟依賴石油、鑽石和咖啡出口,農業主産咖啡、劍麻、甘蔗等。
  4. 語言與貨币
    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家貨币為寬紮。

二、漢語中的比喻含義

部分詞典(如)提到“安哥拉”在漢語中被引申為比喻人或事物陷入困境的狀态,例如形容工作、生活中無法擺脫的被動局面。但需注意,此用法并非主流含義,且多出現于特定語境或文學表達中()。

安哥拉主要指非洲國家,其比喻含義使用較少,建議優先參考國家實體解釋。如需更多數據,可查閱安哥拉政府官網或聯合國相關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哥拉的意思

安哥拉是一個地理名詞,指的是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它的首都是羅安達,是非洲面積第七大的國家。安哥拉以其豐富的石油和鑽石資源而聞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安哥拉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宀(mián)和口(kǒu)。在拆分成這兩個部首之後,它可以歸納為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安哥拉這個詞來源于葡萄牙語,原詞為「Angola」。由于葡萄牙曾經殖民安哥拉,所以這個名字得以保留至今。在繁體中,安哥拉也被寫作「安哥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并沒有直接用來書寫「安哥拉」。在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安哥拉這個詞較為年輕,所以沒有古代的對應寫法。

例句

1. 我計劃明年去安哥拉旅行,探索這個美麗的國家。

2. 安哥拉的石油資源對其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安哥拉*********、安哥拉人、安哥拉首都、安哥拉語。

2. 近義詞:葡屬安哥拉、安哥拉*********。

3. 反義詞:非洲其他國家、非洲其他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