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rregularity;constipation] 大便幹燥幹硬不正常,排洩困難的症狀
大便困難而次數少,糞便幹燥。多由消化道疾病引起。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幹硬或排便困難的一種症狀,通常表現為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時間過長或需用力排出。以下是關于該詞的具體解釋:
排便特征
主要包含兩種表現:
病程分類
根據持續時間可分為:
器質性便秘
由疾病或器官病變引起,例如:
功能性便秘
分為三種國際通用類型:
誘發因素
潛在危害
長期便秘可能引發:
判斷标準
需結合個人排便習慣,若出現以下情況需就醫:
日常改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疾病或治療方案,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醫療平台(如、4、7、12)。
便秘是指大便幹燥、排便次數少、大便困難或者排便耗費較長時間的情況。它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可以導緻腹脹、腹痛、惡心等不適感。便秘也可以稱為“患病,”便”是指排便,”秘”是指困難。
便秘的部首是糸,讀音為“mì”。它的拆分部首為“糸”和“蔔”,其中,“糸”是它的主體部分,表示與線相關的意思,而“蔔”表示與蔔筮有關的動作。它的筆畫數為11畫。
“便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朝,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那時的人們認為體内的穢物無法順利排出是因為藏在體内,所以稱為“便秘”。在古代醫學書籍中,有很多關于便秘的描述和治療方法。
便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便密”。其中,“便”與簡體字相同,而“密”表示閉合,因此形成“便密”的文字形式。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便秘”的“便”字簡化為“彪”,“秘”字則保留現代漢字的形狀。這種寫法也可以表示便秘。
例句:
他最近感到很難受,因為便秘已經持續了幾天。
組詞:
1.便意:指排便的欲望。
2.便盆:用來接收排便物的盆子。
3.接便:幫助他人排便。
近義詞:
1.閉塞:指排便受阻,無法正常排出。
2.大便不通:形容排便困難、不順暢。
反義詞:
1.通暢:形容排便順利、不困難。
2.瀉藥:用來治療便秘的藥物,以促進排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