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語本《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清 顧炎武 《答原一公肅兩甥書》:“因罤覓菟,見彈求鴞。”亦作“ 見彈求鶚 ”。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之三:“是以見彈求鶚,或欲速而不達;投珠抵鵲,或見小而妨大。”
“見彈求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比喻過早估計實效或急于求成,尚未行動便期待結果。字面意思是“看到彈丸,就想到用鸮鳥的肉做烤肉”,形容對未實現之事過早抱有期望。
源自《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部分資料标注為“jiàn dàn qiú háo”,也有注音“xiāo”。根據權威來源(如漢典、詩詞名句網),應以“háo”為準。
該成語警示人們避免脫離實際的空想,強調務實與耐心。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莊子》原文或相關注解。
見彈求鸮,意為遇到任何困難或危險時,立即退縮或回避。這個成語是出自《詩經·大雅·蕩》篇中的一句詩句,形象地比喻以退避為安、逃避困難。
見彈求鸮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見、彈、求、鸮四個部分。
見:表示看到、遇到。
彈:表示箭石射來。
求:表示尋找、追求。
鸮:表示一種貓頭鷹的鳥類。
見彈求鸮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詩經》。它原本的字形寫作「見彈求鵂」,其中的「彈」字寫作「彈」,「鸮」字寫作「鵂」。
除了繁體字外,見彈求鸮這個成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還有一些變體:
「見彈求鶹」
「見彈求鴞」
1. 他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見彈求鸮,缺乏勇氣去面對。
2. 在面對挑戰時,我們不能見彈求鸮,而應該勇敢迎接。
見義勇為、見異思遷、求全責備、求同存異
膽小如鼠、畏首畏尾、逃避困境
勇往直前、敢于面對、迎難而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