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繭綢的意思、繭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繭綢的解釋

[tussah silk;pongee] 舊指柞絲綢

詳細解釋

柞絲綢的舊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繭綢是一種以柞蠶絲為原料織造的平紋絲織物,古稱"山綢",現代紡織術語中屬于絹紡類産品。該名稱由"繭"與"綢"複合構成:"繭"指柞蠶結繭時分泌的絲蛋白纖維,"綢"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大絲缯",泛指質地細密的絲織品。

根據《中國紡織工藝史》記載,繭綢最早見于戰國時期的齊魯地區(今山東),因采用野生柞蠶絲織造,具有獨特的粗犷紋理和天然米黃色澤。其生産工藝包含煮繭抽絲、手工撚線、木機織造等28道傳統工序,202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該織物的物理特性表現為:經向密度約25-30根/厘米,緯向密度20-25根/厘米,平方米克重80-120g。纖維截面呈三角形結構,富含絲膠蛋白,使其具備天然的防紫外線功能和吸濕透氣性。清代《天工開物》特别記載其"夏服清涼無汗漬"的特點。

現代繭綢主要産自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南山牌"繭綢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根據國家絲綢質量标準(GB/T 15551-2021),優質繭綢需滿足斷裂強度≥3.5cN/dtex、色牢度4級以上的技術指标。

網絡擴展解釋

繭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織物定義

指用柞蠶絲織成的綢緞,也稱「柞絲綢」或「土綢」。其特點包括:

  1. 材料來源:由野蠶(柞蠶)的繭絲制成,區别于普通家蠶絲。
  2. 産地:曆史上以山東為主要産地。
  3. 曆史:可追溯至夏朝的「檿絲」工藝,屬于中國傳統絲綢工藝的一種。

二、成語比喻(較少見)

指經曆磨難後變得堅韌剛強,源自「繭的磨砺織成堅韌綢緞」的意象。此用法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補充說明

部分詞典(如《漢語辭海》)将其簡釋為「柞絲綢的舊稱」。實際使用時,建議優先考慮其織物本義,成語義需注意上下文是否適用。

别人正在浏覽...

闆録半氣禀贍比紹不意長隊纏賬逞胸啜飲打扮黛耜盜名暗世哆啰訛略妃呼豨鳳女台高氣壓羔雁跟絓宮卿苟求鬼參鼓楞楞好共歹橫頭橫腦皇維懽宴假節焦拳家赀可逆反應孔宣父老橛話兒骝骅亂下風雹倫徒呂牙謀如湧泉樸人鉗盧潛身三番子桑榆景上交牲醪食淡十二時慢適來送暖偎寒堂廚棠谿探囊藤紙怗息梯林梯取猧兒箫笛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