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尺牍。書信。 宋 邵雍 《首尾吟》之九一:“簡尺每稱林下士,過從或着道家衣。”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 秦忠獻 與人簡尺,多雲‘丈’,世俗傚之,雖貽晚進書,亦雲‘丈’。”《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元年》:“比歲臣僚有繳奏交親往還者,朝廷必推究其事而行之,遂使聖時成告訐之俗。自今非情涉不順,毋得繳簡尺以聞。”
“簡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書信、尺牍的含義
該釋義源自古代文獻,指代書信或文書往來。例如:
簡單而精确的标準或方法
這一解釋多見于現代網絡詞典(如、2),将“簡”理解為簡化,“尺”引申為标準,組合後強調用直接、清晰的方式衡量事物。但需注意,此釋義在傳統典籍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
補充說明:
《簡尺》這個詞是指一種量具工具,用來量度直線的長度和寬度。簡尺通常用于繪畫、制圖和建築等工作中。
《簡尺》的部首是“竹”,它屬于“田”字旁的偏旁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十二。
《簡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由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的。
《簡尺》的繁體字為「簡尺」。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簡尺》這個詞,古代人将其書寫為「簡尺」。
1. 他用簡尺測量了畫紙的尺寸。
2. 請拿一把簡尺給我測量一下這塊木闆。
組詞:刻尺、卷尺、尺子、尺碼、标尺
近義詞:量尺、測尺、直尺、尺度
反義詞:寬尺、長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