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蠒蔔的意思、蠒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蠒蔔的解釋

古代風俗,上元日,以面作繭形,餡中置紙籤或木片,上書大小官名,人自拈取,以蔔異日官品高下,名為“蠒蔔”。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探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蠒蔔”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古代占卜風俗

  1. 形式與用途
    古代上元節(元宵節)時,人們用面制成繭形食物,内藏寫有官職名稱的紙籤或木片。參與者隨機抽取,以此占卜未來仕途的高低,稱為“蠒蔔”。
    例: 這一習俗記載于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探官》,反映了古人對仕途的期許與趣味性預測。

  2. 文化背景
    該風俗與唐代盛行的占卜文化相關,兼具娛樂性和象征性,類似現代的“抽籤遊戲”。


二、引申義:形容虛僞行為

  1. 成語化演變
    在語言發展中,“蠒蔔”衍生出成語用法,由“蠒”(一種蟲)與“蔔”(占卜)組合,比喻虛僞、不真實的思想或行為。
    例: 批評某人言行不一時,可說“其行如蠒蔔”。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表面僞裝與實際意圖的矛盾性,如“蠒蔔之辭”“蠒蔔之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蠒蔔》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蠒蔔》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預測吉兇、占卜吉兇。

拆分部首和筆畫

《蠒蔔》的部首是蟲(君字底部的“一”)和卩,總共包含11個筆畫。

來源

《蠒蔔》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詩集《詩經》中,其中一篇名為《蠒蔔》的詩。在古代中國,預測吉兇占卜是一種常見的方法,來決定某個決策的好壞。

繁體

《蠒蔔》在繁體漢字中仍然保持不變,仍寫作“蠒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結構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獻記錄,古代漢字“卩”通常會寫作“廠”,而“蟲”的形态也會與現代稍有不同。因此,《蠒蔔》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是“蠒”。

例句

他去請廟裡的先生為他家的生意蠒蔔了一卦。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蔔筮、蔔辭、蠒書、卜卦。

近義詞:蔔算、占卜、蔔筮。

反義詞:萬事如意、順利、吉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