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拜的意思、肩拜的詳細解釋
肩拜的解釋
比肩共拜。 金 王若虛 《王氏先茔之碑》:“一日衆變,自令丞以下悉肆至君側,肩拜而歡呼曰:惡者除之,善者奉之,可也。保我百姓,非公而誰!”
詞語分解
- 肩的解釋 肩 ā 脖子旁邊胳膊上邊的部分:肩膀。肩胛。并肩。 擔負:肩負。肩荷(?)。肩輿(轎子)。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拜的解釋 拜 à 表示敬意的禮節: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拜忏。禮拜。回拜。 恭敬地:拜托。拜謝。拜讀。拜别。拜谒(.拜見;.瞻仰陵墓、碑碣)。 行禮祝賀:拜年。拜壽。 用一定的禮節授與某種名義或職位,或
網絡擴展解釋
“肩拜”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由“肩”(承擔、并肩)和“拜”(行禮、敬仰)組成,字面意為“比肩共拜”,即并肩行禮或共同表示敬意。
- 引申義:部分詞典(如)将其定義為成語,表示受他人恩惠後感激不盡、深感佩服與敬仰的情感。
2.詳細解析
- 出處與用例:最早見于金代王若虛的《王氏先茔之碑》,描述衆人共同擁戴某位人物時的場景:“自令丞以下悉肆至君側,肩拜而歡呼……”此處強調集體行動中的共同敬仰。
- 動作與情感結合:既有實際行禮的動作(“拜”),也隱含因感念恩德而産生的集體擁護(“肩”象征共同承擔)。
3.用法與辨析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出現,多用于古文或特定曆史文本分析。
- 注意:部分來源(如)的引申義可能為後起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共同行禮”還是“感激敬仰”。
4.總結
“肩拜”原指并肩行禮的動作,後衍生出表達共同感激或敬仰的含義,但需注意其古語屬性及語境依賴性。如需引用,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金代文獻中的原始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肩拜
肩拜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肩和拜。
部首和筆畫
肩的部首是月,拜的部首是手。肩拜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
肩拜一般指在宗教儀式或向尊者緻敬時,以肩膀觸地行禮的動作。
繁體
繁體字為肩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肩拜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明顯的改動。
例句
他虔誠地肩拜在神龛前。
組詞
肩負、拜祭、拜訪
近義詞
肅拜、恭拜
反義詞
起立、起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