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穿着厚重衣服。 漢 蔡邕 《青衣賦》:“寒雪翩翩,充庭盈階,兼裳累鎮,展轉倒頽,昒昕将曙,鷄鳴相摧。”
“兼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解釋差異,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資料綜合理解:
主要含義:穿着厚重衣物
根據多數文獻(如《青衣賦》)及詞典釋義,“兼裳”指“穿着多層或厚重的衣物”。例如漢蔡邕《青衣賦》中描述嚴寒場景時寫道:“寒雪翩翩……兼裳累鎮”,意為在積雪覆蓋的寒冷天氣裡,人們穿着厚重的衣物禦寒。
延伸解釋:同時擔任雙重身份(存争議)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引申為“同時擔任兩個職務或身份”,如“兼程”“兼職”中的“兼”義。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找到明确例證,可能是現代對字面的延伸解讀。
建議參考:
若需學術研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全漢賦》等權威文獻,核實《青衣賦》原始語境。對于現代引申義,需注意其適用範圍,避免與古義混淆。
《兼裳》是一個成語,表示一個人同時穿上兩種不同的衣服或服飾。
《兼裳》的部首是“衣”和“包”,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為5畫和12畫。
《兼裳》一詞來源于《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兼宿》:“兼宿普難,兼職是賢。兼伐柯人,兼好如神。”有人在古代的注釋中将“兼宿普難”解釋為宿營時穿上兩件衣服的意思,後來發展為指一個人同時穿着兩種不同的衣服。
《兼裳》的繁體字為「兼裳」。
古時候《兼裳》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不僅在家裡穿着西裝,還同時兼裳着一件傳統的漢服。
兼職、兼并、兼容、兼顧、兼程
兩全其美、兩者兼得、兼具
不兼容、不相容、互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