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家令的意思、家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家令的解釋

(1).猶家規。《新唐書·穆甯傳》:“ 寧 居家嚴,事寡姊恭甚。嘗譔家令訓諸子,人一通。”

(2).官名。 漢 代皇家的屬官,主管家事,諸侯國亦設此職。後世僅有太子家令。《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禮。 太公 家令説 太公 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後漢書·鮮卑傳》:“ 投鹿侯 不聽,遂棄之。妻私語家令收養焉,名 檀石槐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卓 遷相國,封 郿侯 ,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 卓 母為 池陽君 ,置家令、丞。”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陌上桑》:“ 邯鄲 女子 秦 姓名 羅敷 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仁 後為 趙王 家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家令”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家規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家庭内部的規範或家規,用于約束家族成員的行為。例如《新唐書·穆甯傳》記載,唐代官員穆甯曾制定家令訓誡子孫,要求每人抄寫一份,以傳承家族規範。

二、官職含義

  1. 起源與職責
    家令是漢代設立的官職,主管皇室或諸侯王的家事,如《史記·高祖本紀》提到劉邦父親劉太公的家令曾勸谏其遵守君臣之禮。
  2. 演變與限制
    漢代之後,此官職逐漸僅保留于太子府,稱為“太子家令”,負責東宮事務(見《後漢書·鮮卑傳》及唐代史料)。

三、讀音與文獻引用

總結來看,“家令”既可指代家族内部規範,也是古代重要的皇家官職,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家令的意思

家令是指家庭中規定的法令或規章制度。它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遵守的行為準則,用于規範家庭生活和維持家庭和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家令的拆分部首為宀日,它是一個漢字中常見的偏旁部首。家令的總筆畫數為9,包括宀部4畫和日部5畫。

來源

家令這個詞源于古代官制中的“令”,意為法令、制度。在家庭中,家長或長輩會制定一些規章制度,讓每個家庭成員遵守,以維持家庭秩序、促進家庭和諧。

繁體

家令的繁體字為「家令」,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雖然「家令」作為一個成語短語在古代沒有特定的漢字寫法,但它的意思仍然存在。

例句

1. 她生活在一個嚴格遵守家令的家庭中,所以她的行為一直都很規矩。

2. 父母制定了一些家令,希望我們能夠遵守,以維持整個家庭的和諧。

組詞

家風、家法、家規、家訓、家庭

近義詞

家規、家庭法、家訓

反義詞

解散、放任、放縱、無秩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