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伽利略落體實驗的意思、伽利略落體實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伽利略落體實驗的解釋

證實不同重量球體自由落下,它們同時着地的實驗。之前人們接受亞裡士多德的物體下落速度與物體重量成正比的觀點。據《伽利略傳》記載,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當着其他教授和學生面做了這個實驗,推翻了亞裡士多德的觀點。但該實驗的真實性問題仍無定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伽利略落體實驗是16世紀末由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提出的物理實驗,旨在驗證不同重量物體在自由下落時的運動規律。以下是詳細解釋:

背景與目的

實驗過程與結論

  1. 比薩斜塔實驗(約1589-1590年):
    據記載,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同時釋放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結果顯示它們幾乎同時落地,從而推翻了亞裡士多德的理論。
    結論:忽略空氣阻力時,所有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相同。

  2. 斜面實驗的補充:
    由于自由下落速度過快難以測量,伽利略還通過斜面實驗減緩運動,發現物體沿光滑斜面滾下後,會以相同高度沖上另一斜面,最終提出“若無阻力,物體會保持勻速運動”的慣性原理。

科學意義與争議

補充說明

該實驗被列為“最美麗的十大物理實驗”之一,其核心思想通過公式可表示為:
$$ g = frac{F}{m} $$
即重力加速度 (g) 與物體質量無關,僅由重力 (F) 和質量 (m) 的比值決定(忽略空氣阻力)。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細節或科學分析,可參考搜狗百科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伽利略落體實驗

伽利略落體實驗是指由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于16世紀進行的一項著名實驗,目的是驗證物體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在這個實驗中,伽利略用傾斜的斜面和滾動的小球來模拟物體的自由落體,通過觀察小球的運動和測量所用時間,最終得出了物體自由落體的重要結論。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伽(人字旁,共密碼字11,簡體3畫,繁體5畫)

利(刀字旁,共密碼字6,簡體7畫,繁體17畫)

落(艸字旁,共密碼字130,簡體12畫,繁體16畫)

體(身字旁,共密碼字146,簡體7畫,繁體8畫)

實(宀字頭,共密碼字114,簡體8畫,繁體14畫)

驗(見字旁,共密碼字150,簡體7畫,繁體12畫)

來源:

《伽利略落體實驗》一詞來源于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的名字以及他的自由落體實驗。

繁體:

伽利略落體實驗

古時候漢字寫法:

伽利略落體實驗(傳統寫法)

例句:

伽利略落體實驗的結果證明,無論物體的重量大小,它們在沒有外力作用下都會以相同的加速度自由落體。

組詞:

1. 落體運動

2. 實驗方法

3. 實驗數據

4. 實驗結果

5. 實驗裝置

近義詞:

重力實驗

自由下落實驗

反義詞:

上升實驗

抗重力實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