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直的意思、本直的詳細解釋
本直的解釋
指原來應交的賦稅。《三國志·魏志·倉慈傳》:“舊大族田地有餘,而小民無立錐之土; 慈 皆隨口割賦,稍稍使畢其本直。”
詞語分解
- 本的解釋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 草的莖,樹的幹: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 原來:本來。本領。
- 直的解釋 直 í 不彎曲:直線。直角。直徑。直立。直截了當。直覺(?)。直觀。 把彎曲的伸開:直起腰來。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正直。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刬 )。直谏。直誠。直言不諱。 一個
網絡擴展解釋
“本直”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言演變:
一、基本含義
-
原始含義
指“原來應交的賦稅”,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倉慈傳》的記載:“慈皆隨口割賦,稍稍使畢其本直。” 這裡“本直”指百姓應繳納的賦稅額度,強調直接、不繞彎的征收方式。
-
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後演變為形容人的品行“正直坦率”,指言行直接、不虛僞。如“讒能工似錦,道本直如弦”(明代董其昌詩句),強調性格的真實與直率。
二、語言解析
- 發音:běn zhí(ㄅㄣˇ ㄓˊ)
- 結構:“本”為獨體結構,“直”為上下結構,組合後強化“根源性正直”的意象。
- 使用場景:
- 褒義:稱贊人真誠、不矯飾,如“他為人本直,深受信任”。
- 中性或貶義:可能隱含“過于直接、缺乏委婉”,需結合語境判斷。
三、曆史與文學引用
- 賦稅相關:三國時期用于描述賦稅制度,反映古代經濟管理方式。
- 文學意象:明代詩詞中常以“本直”比喻自然或品格的純粹,如“松本直,棘本曲”(釋廣聞詩句)。
四、總結
“本直”從經濟術語發展為品德形容詞,體現了漢語詞義的擴展性。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原文或成語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直》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 h2>《本直》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 /h2>
< p>《本直》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真正,真實。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木字旁,右邊是直字旁,總共有8個筆畫。這個詞最早起源于《書經》和《春秋左傳》,後來演變成今天常用的詞彙。
< h2>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h2>
< p>《本直》的繁體字形為「本直」。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主要區别在于字形的細節和部分筆畫的書寫方式。
< h2>例句< /h2>
< p>1. 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他的言行都很本直。
< p>2. 這個工作需要你的本直态度和堅守原則的精神。
< p>3. 她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本直想法,受到了大家的贊賞。
< h2>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h2>
組詞:本性、直率、本分、直截了當
近義詞:真實、誠實、坦誠、直接
反義詞:虛假、欺騙、偏離、拐彎抹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