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得住”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架得住”指禁得起、承受得住,常用于疑問或否定語境,表示對某種壓力、負擔或挑戰的承受能力。例如:“作業太多,孩子怎能架得住?”。
其反義詞為“架不住”,表示禁不住、抵不上,例如:“架不住人多力量大”。
若需更多方言詞彙對比或具體語境分析,可參考相關詞典來源。
《架得住》是一個常用的口語詞組,意思是能夠承受、經受住,不會被擊敗或被壓倒。
《架得住》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分是“木”,右邊的部分是“加”。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8畫。
《架得住》這個詞源自于中國的漢語,是由漢字組成的詞語。
《架得住》的繁體字為「架得住」。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但《架得住》這個詞的基本形狀在古代寫法中保持一緻。
1. 他的體力很好,跑上10公裡也能架得住。
2. 這個團隊經過多年的合作,他們之間的友誼是架得住的。
3. 面對困難,我們要有堅強的意志,架得住一切挑戰。
1. 架子:指支撐物體的框架或架構。
2. 架勢:指姿勢或态勢。
3. 架台:指表演或擺放器械用的台子。
1. 承受得住
2. 經得起
3. 忍受得了
1. 架不住
2. 受不住
3. 經不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