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韬的意思、虎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韬的解釋

古代兵書《六韬》之一。分軍用、三陳、疾戰、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道、略地、火戰、壘虛等十二篇。亦泛指兵書。《胭脂血彈詞》第六回:“[武旦唱]想臣 若安 是,釵荊裙布一村嬌,那識戎機與虎韜。此日捨身惟為國,憑仗那,一團熱血勵同胞。”參見“ 六韜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虎韬”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古代兵書《六韬》中的篇章

  1. 來源與結構
    虎韬是《六韬》的第四卷,共分12篇,包括軍用、三陳、疾戰、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道、略地、火戰、壘虛等,内容涉及軍事戰術、戰場策略和軍隊管理。

  2. 曆史意義
    作為先秦軍事經典,《六韬》中的“虎韬”部分體現了古代戰争中的實戰智慧,如地形利用、火攻戰術等,對後世兵學影響深遠。

二、成語中的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有非權威資料提及“虎韬”作為成語,形容隱藏才能、待時而動,并關聯《三國演義》中劉備隱忍的故事。但此用法在權威典籍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

建議:若涉及曆史或軍事領域,優先采用《六韬》的兵書釋義;若在文學作品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虎韬》的意思

《虎韬》是一個成語,指的是謀略和智謀。虎指的是猛獸虎的形象,表示強悍和兇猛;韬則指的是隱藏和隱秘。因此,《虎韬》可以理解為隱藏在兇猛背後的謀略和智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虎韬》的中文拆分部首是虍和韋,其中虍是一個由兩個一橫一撇的筆畫組成的部首,而韋是一個由一個一橫一撇和一橫一豎的筆畫組成的部首。根據這個部首的組合,可以得出《虎韬》這個詞的總共9個筆畫。

來源

《虎韬》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鄧禹傳》中,這是一部中國古代曆史著作,記載了東漢末年鄧禹的事迹。在文中,鄧禹被贊譽為“虎行天下,韬智克敵”,用以形容他的勇猛和智慧。

繁體

《虎韬》的繁體寫法是「虎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虎韬》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虎的古字形為“虍”(畫法和現代的虎相似),而韬的古字形為“韜”(字形比較複雜,包含了韋的部首,但又多了一橫一豎)。因此,古代人們寫作《虍韜》。

例句

他運用虎韬之計,成功地将對手逼入了絕境。

組詞

虎符(指代憑借虎韬而得到的權力和榮譽)、謀虎(指具有智慧和謀略的人)、虎頭虎腦(形容人的外形粗壯有力)、韬略(指謀略和智謀)。

近義詞

謀略、智謀、計策。

反義詞

傻氣、愚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