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濩索的意思、濩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濩索的解釋

“轉關濩索”的省稱。古樂府琵琶曲名。 宋 範成大 《複用韻記昨日坐中劇談及趙家琵琶之妙》:“《轉關濩索》都傳得,想見飛凰舞緑絲。”自注:“ 正之 雲:‘《轉關六麼濩索》《梁州歷統薄媚》……此四曲,承平時專入琵琶,今不復有能傳者。’”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吏部上》:“故言《涼州》者,謂之《濩索》,取其音節緐雄。”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麗品》:“授以琵琶,布指《濩索》,然意弗屑,不肯竟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濩索”是一個古代音樂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濩索(拼音:hù suǒ)是古樂府中的琵琶曲名,常作為“轉關濩索”的簡稱出現。該名稱可能與曲調的轉折變化或演奏技法相關。

二、來源與背景

  1. 曆史記載
    宋代文人作品中多次提及此曲,例如:

    • 範成大在詩中寫道:“《轉關濩索》都傳得,想見飛凰舞緑絲”,并注釋此曲為宋代琵琶專曲,但後世已失傳。
    • 蘇轼《減字木蘭花》詞中也有“《轉關》《鑊索》,春水流絃霜入撥”的描寫,其中“鑊索”即“濩索”的異寫形式。
  2. 曲調特點
    該曲屬于唐宋時期流行的琵琶曲目,與《六麼》《梁州》等并稱,風格可能兼具婉轉與激昂,但具體旋律已不可考。

三、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樂志》或唐宋詩詞集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濩索》的意思

《濩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尋找、探求、追索”。它通常用于形容對某種信息、物品或者知識等進行積極主動的尋求和追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濩索》由水部的“氵”和拜部的“告”組成。它總共有16個筆畫,其中“氵”部為3個筆畫,而“告”部為13個筆畫。

來源

《濩索》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寫法,它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康熙字典》中。在現代漢字中,這個字并不常用,且多以繁體形式出現。

繁體

《濩索》的繁體寫法為「濩索」,它的形狀比簡體更為複雜,多用于傳統文化、古籍、書法和藝術等領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濩索》的一種常見形式為「濩所」。它們的意思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隻是寫法有所區别。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濩索》的例句:

1. 他晨昏不停地濩索着這個問題的解答。

2. 學生們在圖書館中濩索着有關曆史的資料和文獻。

3.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濩索真相,區分真假信息。

組詞

《濩索》作為一個詞語,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使用,例如:

1. 尋濩索

2. 追濩索

3. 濩索資料

4. 濩索答案

5. 濩索真相

近義詞

《濩索》的近義詞包括:尋找、探求、搜尋、追尋、追求。

反義詞

《濩索》的反義詞包括:放棄、放下、忘記、滿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