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ger’s den] 老虎洞,喻危險之地
虎穴追蹤
(1).虎所居之洞穴。比喻極危險的地方。《後漢書·班超傳》:“ 超 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襄城公鄭偉墓志銘》:“探虎穴而揮戈,上魚門而懸胄。”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軍》詩:“萬裡揮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
(2). 漢 尹賞 禁锢犯人的地下獄室的名稱。《漢書·酷吏傳·尹賞》:“ 賞 以 三輔 高第選守 長安 令,得壹切便宜從事。 賞 至,修治 長安 獄,穿地方深各數丈,緻令辟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為‘虎穴’。”
“虎穴”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字面指老虎居住的洞穴,具有自然危險性。例如《後漢書·班超傳》中“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即用此意,強調直面危險才能成功。
現代語境中多比喻危機四伏的處境,如“龍潭虎穴”“虎穴追蹤”等,強調需要勇氣應對挑戰。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詞典。
虎穴一詞,指的是虎的窩棚或藏身之所。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虎(虍)的簡化形式,右邊的部首是穴(穴)。虍部是表示虎的部首,穴部是表示洞穴或地洞的部首。
虎穴一詞來源于古代。在古代,人們常常用虎穴來隱喻危險、險惡的環境,也可以比喻戰場或險要之地。虎穴與蟲穴、鼠穴等類似,都是指生物栖居、隱藏或威脅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虎穴”保持了簡體字的形式,隻是筆畫稍微繁瑣。虎的部首将“虍”字擴展為“虎”,而穴的部首将“穴”字的底部改為“”,增加了一筆。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代的“虎穴”字由虍從虎的左下方旁加上穴字組成。
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廣泛應用,例如:“切莫掉以輕心,進入這片虎穴前必須小心翼翼。”這裡的虎穴比喻危險和險要的地方。還有常見的諺語,“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進入個危險的地方就會有危險的發生。
一些與虎穴相關的詞組有:虎窟(虎的巢穴)、穴居(住在穴中)、穴裡龍吟(音樂曲目名稱,意為龍在洞穴中吟唱),等等。
虎穴的近義詞可以是龍潭、狼窩、蛇巢,反義詞可以是桃源、烏托邦、享樂園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