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所的意思、火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所的解釋

發生火災的地方。《左傳·襄公九年》:“使 華臣 具正徒,令隧正納郊保,奔火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火所”的漢語詞典釋義

“火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火災發生的地點或火勢蔓延的區域。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用例,其釋義可歸納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火災現場

    指發生火災的具體場所或受災範圍。例如《漢書·五行志》載:“火所燔燒,民舍千餘區。” 此處“火所”即指被火焚毀的區域。

二、專業釋義擴展

  1. 火勢覆蓋的範圍

    在古籍中常強調火的波及範圍,如《史記·天官書》提及“火所居之處”,指火星(熒惑)對應的分野,引申為災禍影響之地。

三、古籍用例佐證

四、現代應用提示

“火所”在現代漢語中已被“火場”“火災現場”等詞取代,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成語(如“兵火所及”)。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火種”“火源”等混淆。

權威參考來源(無有效線上鍊接時提供實體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第7冊,頁1082。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頁589。
  3.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頁482。

    注:因古籍文獻電子版版權限制,未提供鍊接,建議查閱紙質權威版本以獲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火所”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定義
    “火所”指發生火災的地方,這一釋義在《左傳·襄公九年》中已有記載:“使華臣具正徒,令隧正納郊保,奔火所。”。現代漢語中仍沿用此本義,如“火所”可指火災現場或受災區域。

  2. 引申與比喻
    部分資料提到,“火所”可比喻危險或緊急的處境。例如在成語中使用時,可能暗指需要迅速應對的危機場景。

  3. 古籍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春秋時期的文獻,如《左傳》記載的救火場景:“奔火所”即指奔赴火災現場參與救援。後世注疏中多延續這一用法,強調其指代具體災害地點。

  4. 構詞解析

“火所”是兼具曆史性與實用性的詞彙,既保留古代文獻中的原義,也可通過比喻擴展使用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查閱《左傳》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哀聽晻薆白傅白見悲慕便宜冰島蔔通參處長桑君寵利翠條颠翻碉房飛龍廐諷道副品港府垢誤官閣固宮鬼錢豪遊橫戟花局交叉徑衢濟世安人酒精句嬰賴蒙連界連仍料量零七八碎柳眉星眼沒氣力綿裡鐵冥愚木難破恨青茁蛐蟮認理人勝節山邱少許死籍太子痛诋僮婦銅陵通行證推銷托賴微涓文畫五峰先生遐籍消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