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獲申的意思、獲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獲申的解釋

猶言得以表達。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至洛陽谒五陵表》:“墳塋幽淪,百年荒翳,天衢開泰,情禮獲申,故老掩涕,三軍悽感。”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鉅平 之懇誠必固, 永昌 之丹慊獲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獲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為“得以表達或實現”,常見于古代文獻中表達情感、訴求或禮制的傳達。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獲申”由“獲”(獲得)和“申”(申述、表達)組成,字面意為“獲得表達的機會”,引申為情感、意願或禮制得以充分展現或實現。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南朝時期的奏表、文書中,用于強調在特定情境下情感或訴求的傳達:

  1. 南朝宋傅亮《為宋公至洛陽谒五陵表》
    描述洛陽五陵荒廢後得以修繕,情感與禮制“獲申”,令故老與軍隊感動。
  2. 南朝梁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通過“獲申”強調懇切誠意的最終實現。

三、現代適用性

“獲申”在現代漢語中幾乎不再使用,但可通過其結構理解類似表達,如“訴求得以申明”“情感得以抒發”等。研究古文或曆史文獻時需結合上下文,體會其語境中的鄭重與正式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獲申

獲申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積極的意義。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獲”和“申”。

“獲”是由“艹”和“獲”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艹”表示草字頭,象征着與植物有關的含義。“獲”部分則代表了“捕獲”、“獲取”等意思。

“申”字由“甲”和“申”兩個部首構成。“甲”代表“天幹”的第一位,也有“第一”的意思。“申”則表示“申報”、“申請”等意味。

獲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在古代,獲申被用來表示捕獲昆蟲、動物,或者獲得某種榮譽、認可的意思。

獲申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獲申”,除了一些筆畫細節上的差異外,與簡體字的寫法基本一緻。

在古代,獲申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例如,背部表示動作捕捉的“⿴矢囗”可以用來表示“獲”,而用來表示動物的“⿰犬人”可以用來表示“申”。古代的寫法可能因為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為現代簡化的寫法。

一些使用獲申的例句如下:

1. 他在考試中獲申了第一名。 2. 這個項目獲申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3. 運動員在比賽中獲申了金牌。

與獲申相關的組詞有“獲獎”、“獲利”等。

獲獎表示獲得榮譽、獎勵,獲利表示獲得收益、利潤等。

近義詞有“得到”、“取得”,都表示獲得某個東西或成就。

反義詞則有“失去”、“喪失”,表示失去某個東西或成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