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豁然大悟的意思、豁然大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豁然大悟的解釋

形容徹底曉悟。 宋 睦安 《祖庭事苑》:“聞 道安 講《般若》,豁然大悟。” 明 李贽 《四書評·孟子七》:“曰‘吾今而後’,是豁然大悟語。” 明 袁宗道 《讀<論語>》:“ 顔淵 至此,豁然大悟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豁然大悟"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因某種啟示或頓悟而突然、徹底地明白或醒悟過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字義拆解

    • 豁然:形容開闊、通達的狀态,源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的引申,指障礙瞬間消散。
    • 大:表示程度深、徹底。
    • 悟:覺醒、領會,佛教用語中特指對真理的覺醒(如禅宗"頓悟")。

      整體含義:指思想或認識突然變得清晰明朗,困惑完全解除。

  2. 權威詞典定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 《漢語大詞典》:"頓時醒悟,豁然開朗。"(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

二、語義特征


三、古籍與經典用例

  1. 佛教典籍

    《景德傳燈錄》卷五載慧能語錄:"慧能一聞經語,心即豁然大悟。"(來源:中華書局《景德傳燈錄校注》)

  2. 文學作品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莊子豁然大悟,從此逍遙物外。"


四、近義與反義對比

近義詞 差異 反義詞
恍然大悟 側重"明白"的突然性 大惑不解
茅塞頓開 比喻堵塞的思路瞬間通暢 冥頑不靈
如夢初醒 強調從迷糊到清醒的狀态轉變 執迷不悟

五、現代應用場景

  1. 學術研究:學者從史料中發現關鍵證據時豁然大悟。
  2. 日常生活:誤解消除後,人們常感歎"豁然大悟"。
  3. 心理學關聯:對應"頓悟學習"(Insight Learning),格式塔學派認為這是認知重組的結果(參考:克勒《猿猴的智慧》)。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3.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中華書局, 2014校注版.
  4.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 Köhler, W. The Mentality of Apes. 1925.

網絡擴展解釋

“豁然大悟”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突然徹底明白、領悟了某個道理或問題。以下是詳細解析:

  1. 詞義分解

    • 豁然:原指開闊通達的狀态(如《桃花源記》中“豁然開朗”),引申為思維或認知上的突然貫通。
    • 大悟:指徹底醒悟、完全理解。兩字組合強調“瞬間的深刻領悟”。
  2. 與相近成語的對比

    • 恍然大悟:更常用,側重“突然明白”,程度稍輕。
    • 茅塞頓開:比喻堵塞的思路被疏通,與“豁然”的意象更接近。
    • 醍醐灌頂:強調通過點撥獲得深刻啟示,多用于受教場景。
  3. 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解決難題、理解複雜理論、領悟人生哲理等情境。
    例句:苦思冥想多日後,他讀到一句注解,終于豁然大悟。

  4. 文化淵源
    該詞融合了佛教“頓悟”思想與道家“自然通達”的意象,體現漢語成語對瞬間思維突破的生動刻畫。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輔助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鹢駁吏草船趁伴出人頭地麤毛大春掉弄牒舉低首下氣媠謾放皓風通道會府任敷袵膚學撫悅官情罐頭蚶子硡峒話柄花蕊渾侖混同假大空郊内晈日幾臣戒備赍赉鹫章稽違客侶類名撩罟嫠憂冒文梅仙盟弟蒙罩妙音名酒盤陀路千伶百俐七林林邛邛趣談熱水器是答兒手狀秫黍素木牀搪挨天癸推割唾掌外揚武不善作小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