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态的意思、本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态的解釋

(1).原來的容貌。 唐 白居易 《時世妝》詩:“妍蚩黑白失本态,粧成盡是含悲啼。”

(2).真實态度。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因為他們生于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并非他們的本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本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原來的容貌
    指事物或人未經修飾、最原始的狀态。例如唐代白居易《時世妝》中“妍蚩黑白失本态”,形容妝容掩蓋了真實面貌。

  2. 真實态度
    強調内在本質或真實意圖。魯迅在分析魏晉文人時提到,某些行為是亂世下的無奈之舉,“并非他們的本态”。

二、字義結構

三、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哲學讨論,例如:

四、跨語言參考

日語中“本態(ほんたい)”也指“實際狀态”,與中文含義相通()。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态

《本态》這個詞是指事物的本來狀态或本質,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事物展示其真實或原始的特征和面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本态》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一部分是“本”的部首“木”,右邊的一部分是“态”的部首“心”。整個詞共有8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本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小旻》中的一句詩:“發本而态析。”這句詩中的“本态”被用來表示展示自己真實面貌的意思。在繁體字中,“本态”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本”是用一種象形的方式來寫的,表示樹木的形态。而“态”的古字形則是由“心”和“口”組合而成,表達了心的狀态或情緒表現。因此,“本态”這個詞在古代常用來描述人或事物的真實狀态。

例句

1. 他摒棄了僞裝,展現出了自己的本态。

2. 這幅畫刻畫了大自然的美麗本态。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本質、态度、本能

近義詞:真相、實在、本體

反義詞:僞裝、虛假、假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