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獵獲之物。鹵,通“ 擄 ”,俘獲。 漢 張衡 《西京賦》:“置互擺牲,頒賜獲鹵。” 薛綜 注:“頒,謂以所鹵獲之禽獸賜士衆也。”
“獲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基本釋義
指通過狩獵或征戰獲得的獵物、戰利品。其中“鹵”通“擄”,表示俘獲、掠奪之意。例如《西京賦》中“頒賜獲鹵”即指将捕獲的禽獸分賜給士兵。
通假字解析
“鹵”在此為通假字,本字為“擄”,強調通過武力獲取的行為。這種用法體現了古漢語中文字通假的常見現象。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張衡的《西京賦》:“置互擺牲,頒賜獲鹵。”薛綜注解進一步說明,此句描述的是将戰利品分發給士卒的場景。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軍事或狩獵活動後的戰利品分配,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
需注意,各文獻對該詞的解釋高度一緻,主要差異僅在于表述詳略程度,核心含義未出現分歧。
“獲鹵”一詞源于漢語,它的意思是指獲得成功或取得好結果的意思。例如在工作、學習、競賽等方面有所突破或者取得好成績,就可以用“獲鹵”來形容。
“獲鹵”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蔔”,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獲鹵”一詞來源于網絡流行語中的網絡新詞。起初,它主要出現在一些網絡論壇、社交媒體平台上,後來逐漸流行開來。
在繁體字中,“獲鹵”可以寫作“獲鹵”。
在古漢字中,“獲鹵”可以寫作“穫鹵”。
1. 他在考試中獲鹵,得了個全班第一。
2. 這家公司最近在業界取得了不少獲鹵的成績。
3. 他終于在努力後獲鹵,成功地買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房子。
獲獎、獲得、獲利
成功、勝利、得意
失敗、失利、受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