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厎的意思、獲厎的詳細解釋
獲厎的解釋
獲緻,得到。《明史·後妃傳一·英宗孝肅周太後》:“﹝皇帝﹞問視惟勤,俾老年疾體,獲厎康寧。”
詞語分解
- 獲的解釋 獲 (獲⑤穫) ò 打獵得到的禽獸:獵獲。 得到,取得:獲得。獲獎。獲悉。如獲至寶。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臧獲。 能得到機會或空閑:不獲面辭。 收割莊稼:收獲。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厎的解釋 厎 ǐ 古同“砥”,砥砺;砥柱。 平:厎平(平均)。 終:厎止(終止)。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獲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uò dǐ,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獲:本義為“獵得禽獸”,引申為“得到、取得”。在“獲厎”中,“獲”強調“獲得”的動作。
- 厎:通“砥”,原指磨刀石,但在古漢語中可表“緻、達到”之意。此處與“獲”連用,構成并列結構,共同表達“獲緻、達成”的複合含義。
2.綜合釋義
- 核心意義:指通過努力或過程最終得到某種結果,強調“獲得并達成”的雙重含義。
- 例句:如《明史·後妃傳》中“俾老年疾體,獲厎康寧”,意為“使年老病體得以恢複健康安甯”。
3.使用場景
- 語境: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言表述,現代口語及書面語中極少出現。
- 替代詞:現代漢語中可用“獲得”“達成”“實現”等詞替代。
4.權威參考
- 漢典對“獲”的釋義佐證了其“取得”的核心含義,而“厎”的引申義需結合古籍用例理解。
5.注意
- 該詞因生僻且權威文獻記載較少,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誤用。如需引用古籍原文,建議核查原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獲厎》的意思
《獲厎》是一個古代漢字,又稱作“筬”,意為捉住、捕獲。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捕捉或抓住某種東西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獲厎》的部首是“虍”,筆畫數為11畫。部首是指一個漢字中的主要部分,而筆畫數則表示需要用筆畫出這個漢字所需的步驟。
來源和繁體
《獲厎》可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它曾用于描述古代人們用網捕捉動物的場景。這個字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獲獵”,字形更為複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往往與現代略有不同。《獲厎》的古代寫法為“獲狩”,其中的“狩”是指狩獵的意思。這個變化也體現了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
例句
1. 他們在森林中獲厎了一隻大狐狸。
2. 小明用自己設計的捕鳥器獲厎了一隻可愛的小鳥。
組詞
獲得、求獲、獲勝、厎實
近義詞
抓住、捕捉、捉拿、逮捕
反義詞
放逐、釋放、放走、放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