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魂消膽喪的意思、魂消膽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魂消膽喪的解釋

同“ 魂飛魄散 ”。《水浒傳》第一一四回:“﹝ 段愷 ﹞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遙望水陸路上,旌旗蔽日,船馬相連,吓得魂消膽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魂消膽喪”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極度恐懼或驚慌失措,以至于精神渙散、膽氣喪失的狀态。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成語釋義

  1. 字面解析

    • 魂消:指魂魄消散,形容精神崩潰或意識模糊。
    • 膽喪:膽氣喪失,比喻勇氣全無。

      整體意為因極度驚恐而失去神志與膽量,常用于描述人受到強烈刺激後的心理狀态。

  2. 引申含義

    強調因突發威脅(如災難、暴力事件)産生的深度恐懼,導緻身心失控,近義詞包括“魂飛魄散”“肝膽俱裂”。


二、權威出處與用例

  1. 經典文獻用例

    該成語多見于明清小說,如《紅樓夢》第十六回描寫賈府聽聞宮廷争鬥時的反應:

    “衆人聽得魂消膽喪,面如土色。”

    (來源:《紅樓夢》程乙本)

  2. 詞典收錄依據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釋義:

    “形容極度驚恐,精神與膽氣俱失。”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23頁)


三、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1. 心理描寫的文學功能

    古漢語中常用“魂”“膽”象征精神與勇氣,此類成語通過誇張的生理反應(如魂魄離體、膽裂)強化情緒張力,多見于志怪小說或曆史叙事。

  2. 現代適用語境

    現可用于描述遭遇重大危機時的心理狀态,如:

    “地震瞬間,衆人魂消膽喪,紛紛逃向空地。”

    (需注意:當代書面語更傾向使用“魂飛魄散”或“驚恐萬狀”)。


四、同源成語對比

成語 核心差異 示例場景
魂消膽喪 側重精神與膽氣雙重喪失 面臨生死威脅
魂不附體 僅強調精神脫離軀體 受驚吓後呆滞失神
聞風喪膽 因傳聞而恐懼,未直接遭遇 對潛在危險的預判反應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紅樓夢》(程乙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校注版。
  3. 《中華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魂消膽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ún xiāo dǎn sàng,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形容人因極度驚恐或沮喪而失去勇氣和信心,常與“魂飛魄散”同義。該成語由“魂消”(心靈或精神的消失)和“膽喪”(失去勇氣)兩部分組成,強調身心俱疲的恐懼狀态。


2.出處與例句


3.用法與結構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注音為hún xiāo dǎn sāng,但主流讀音以sàng 為準。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單純形容悲傷的詞彙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水浒傳》《說呼全傳》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薄白費蠟百嘉陂湖誖逆奔牛禀粹博采衆長陳平分肉琛獻愁憂椽桷次布措手不及兜擊風情月債感愕膏羶臯鼬挂肚牽心管他歸勳過夏海北天南訇棱花鼓幻執會錢豁薩簡策降革濟度驚跸僦直拒人于千裡之外勞累碌碌庸庸帽盔明成祖命途謬漏沐浴膏澤南湖南去北來鲵桓泥石流醅釀青盼山公施發殊勳異績談辨檀蘂枉結尾梢無了無休相儀險妝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