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飛魄蕩的意思、魂飛魄蕩的詳細解釋
魂飛魄蕩的解釋
同“ 魂飛魄散 ”。《後水浒傳》第六回:“那馬上的官人,忽見樓窗中一位美貌婦人,生得标緻非凡,不勝驚喜……那官人在馬上,一時看得魂飛魄蕩。”
詞語分解
- 魂的解釋 魂 ú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體上主宰人,又可離開肉體而獨立存在的實體:魂靈。鬼魂。魂不附體。 指精神或情緒:魂飛魄散(形容極度驚恐)。魂不守舍。 筆畫數:; 部首:鬼; 筆順編號:
- 蕩的解釋 蕩 (蕩) à 清除,弄光:蕩平。掃蕩。蕩除。傾家蕩産。 洗滌:洗蕩。滌蕩。蕩口(漱口)。 搖動:搖蕩。蕩漾。蕩槳。 行為不檢,不受約束:蕩逸。放蕩。浪蕩。蕩子。 * 。狂蕩。蕩檢逾閑。 四處走動:遊蕩
網絡擴展解釋
“魂飛魄蕩”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發音:hún fēi pò dàng
- 結構:聯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多用于負面場景)
核心含義
- 極度驚恐或震驚
形容人受到強烈驚吓或震撼時,精神恍惚,仿佛魂魄脫離身體。例如:“聽到爆炸聲,他吓得魂飛魄蕩。”
- 受外界誘惑而失神
也可指因美色、誘惑等導緻精神無法集中。如《後水浒傳》中,官人因見美貌婦人而“魂飛魄蕩”。
出處與用法
- 古籍出處:
- 《後水浒傳》第六回:“那官人在馬上,一時看得魂飛魄蕩。”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說不盡百媚千嬌,魂飛魄蕩。”
-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多用于描述因恐懼、誘惑等失去自持的狀态。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魂飛魄散、心驚膽戰、失魂落魄
- 反義詞:鎮定自若、泰然處之
例句參考
- 呂勝看到慘烈場景時,頓時魂飛魄蕩,癱坐在地。
- 鐘景期見到佳人,一時魂飛魄蕩,竟忘了行禮。
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因極端情緒(恐懼、震驚、誘惑)導緻的精神失控狀态。需注意語境,避免用于正式場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魂飛魄蕩
《魂飛魄蕩》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形容心靈非常震撼、驚駭、驚悸。
拆分部首和筆畫:
魂 (鬼部,9畫)、飛 (飛部,9畫)、魄 (鬼部,10畫)、蕩 (艸部,9畫)
來源:
《魂飛魄蕩》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東方之日》中的一句詩:"無不飲食,終日無酒;無不醉醴,無匮無楚,魂兮歸來!魄兮散外。" 這句詩意味着魂魄離體的狀态。
繁體:
魂飛魄蕩
古時候漢字寫法:
魂飛魄蕩
例句: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整個人魂飛魄蕩,完全無法相信那是真的。
組詞:
魂魄、飛魂、魄散、蕩氣回腸
近義詞:
心曠神怡、驚魂動魄、震撼人心、激動人心
反義詞:
平靜、甯靜、波瀾不驚、平淡無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