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虎贲氏與旅贲氏的并稱。兩者均掌王之警衛。後因以“虎旅”為衛士之稱。《文選·張衡<西京賦>》:“陳虎旅於 飛廉 ,正壘壁乎 上蘭 。” 李善 注:“《周禮》:‘虎賁,下大夫;旅賁氏,中士也。’”
(2).指勇猛的軍隊。 唐 李白 《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翕振虎旅,赫張王師。” 王琦 注:“ 太白 所謂虎旅,指有力如虎之衆耳,與 李氏 所解有異。”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一:“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明 吳承恩 《賀周竺墩升都督障詞》:“清時建節,控虎旅於風雲;壯歲逢辰,近龍光於日月。”
“虎旅”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以下結合不同來源進行綜合解釋:
本義
指周代官職“虎贲氏”與“旅贲氏”的合稱,兩者均為君王的近身警衛官,負責安全護衛。
引申義
後泛指勇猛精銳的軍隊,常用于形容戰鬥力強悍的部隊。
如需更詳細例證或古籍原文,可查閱《周禮》《文選》等典籍,或參考權威詞典如。
《虎旅》是一個詞組,其中“虎”是指老虎,“旅”是指旅行或旅程。因此,《虎旅》可以理解為老虎的旅行或旅程。
《虎旅》的拆分部首為虍(虎的象形部首)和旅(旅行的意思),總共有9畫。
《虎旅》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山海經》,原文中有一句描述:“虎旅営営,虎座旅雲”。這句話說明了在某個地方有一群老虎正在旅行的景象。《虎旅》一詞并不常用,大多用于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巍然威武的老虎。
關于繁體字,由于《虎旅》詞組并不常用,所以繁體字形式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或文化習慣進行書寫。
古代漢字寫法有多種,關于《虎旅》這個詞組的古代寫法并不常見。但可以根據《山海經》的描述,結合古代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推測,可能的古代寫法為“虍律”。其中,“虍”指老虎,“律”指行走、巡行等,與“旅程”意義相符。
1. 老虎在山林中展開了它的虎旅,狩獵風光無限。
2. 那隻饑餓的老虎一路虎旅尋找食物。
總的來說,《虎旅》是一個形容老虎旅行或旅程的詞組,源自于古代文學作品《山海經》,其拆分部首為虍和旅,總共有9畫。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的寫法不常見,現代繁體字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通過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該詞組的含義和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