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壺馂的意思、壺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壺馂的解釋

壺餐。《淮南子·道應訓》:“ 晉 公子 重耳 出亡…… 釐負覊 遺之壺餕而加璧焉, 重耳 受其餕而反其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壺馂(hú jùn)是漢語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解釋:

一、字義溯源 "壺"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昆吾圜器也",指腹大口小的容器,特指古代盛酒器或滴水計時的器具。"馂"在《禮記·祭統》鄭玄注中解作"食餘曰馂",本義指祭祀後分食的剩餘祭品。二字組合後構成複合詞,特指祭祀禮儀中的特殊食器與分食制度。

二、文化内涵 該詞完整表述應為"壺餐之馂",典出《呂氏春秋·權勳》:"操壺餐而往食之",指代古代行軍途中用壺盛裝的簡易飯食。在禮儀制度中,又特指祭祀時盛放祭品的壺形食器及儀式後分食的流程,《周禮·天官·酒正》記載的"祭禮,共壺馂"即為此制。

三、語義流變 該詞在曆時演變中産生兩個引申義項:①借指簡樸的飯食,見《漢書·貨殖傳》"漿飲壺馂"的記載;②轉喻祭祀禮儀程式,如宋代《太平禦覽》引《三禮圖》"壺馂陳于西階"的儀軌描述。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常用詞彙範疇,僅存于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壺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記載分析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壺馂”指裝在壺中的食物,常表示簡單的飯食或作為饋贈的禮品。例如《淮南子·道應訓》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時,釐負覊贈送“壺餕”(即壺馂)并附玉璧,重耳接受食物但歸還玉璧。此處“壺馂”體現了食物饋贈的禮儀性。

  2. 字形與通假

    • 古代文獻中“馂”與“餕”通用,均指熟食或剩餘的食物(如《禮記》提到“餕餘不祭”)。
    • 現代使用中,“壺馂”多寫作“壺餕”,但兩者含義相同。

相關文化背景

注意事項

若需深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結合更多典籍例證進行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巴鼻百稱貶伐不知長阪茶旗赤鴈春膏春種大紅袍打落水狗倒側發立煩錯分岔風占焚研附衆膏梁纨袴龜子鼓漲赫連皇天輝烈昏鄧鄧活觀音禍難胡鋪搭交界驕戚進襲計然策酒仙谲宇控馬快信樓上妝镂體馬瑙馬辔墓祭奶房牛耦攀違栖翼桡桃熱駡熱魔山神升绌身個士多師範學校隧正俗議田法佗發托形甕牖物換星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