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隕的意思、崩隕的詳細解釋
崩隕的解釋
亦作“ 崩殞 ”。亦作“ 崩霣 ”。1.塌陷。 南朝 陳 徐陵 《廣州刺史歐陽頠德政碑》:“天地崩霣,川冢沸騰,羣悍酋豪,更為禍亂。”
(2).迸裂。《陳書·廢帝紀》:“上天降禍,大行皇帝奄棄萬國,攀號靡及,五内崩殞。”
(3).猶痛心。 南朝 梁 任昉 《為褚谘議蓁讓代兄襲封表》:“永惟情事,觸目崩隕。”一本作“ 崩殞 ”。
詞語分解
- 崩的解釋 崩 ē 倒塌:崩塌。崩坍。崩毀。崩解(?)。崩潰。崩決。崩頹。分崩離析。 破裂:崩裂。把氣球吹崩了。 崩裂的東西擊中:放爆竹崩了手。 敗壞:禮壞樂(?)崩。 稱槍斃:拉出去崩了。 君主時代稱帝王死:駕
- 隕的解釋 隕 (隕) ǔ 墜落:隕落。隕滅。隕星。隕石。隕鐵。 毀壞。 古同“殒”,死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崩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由"崩"(倒塌/破裂)和"隕"(墜落)組成,本義指物體坍塌墜落。
二、詳細釋義
- 塌陷:描述山體、地面等自然物的崩塌,如南朝徐陵《廣州刺史歐陽頠德政碑》中"天地崩霣,川冢沸騰"的用法。
- 迸裂:指物體突然裂開或炸裂,《陳書·廢帝紀》記載"五内崩殒"即表此意。
- 情感痛心:引申為内心極度悲痛,如任昉《為褚谘議蓁讓代兄襲封表》中"觸目崩隕"的情感表達。
三、古籍用例
該詞多用于描述災變或情感沖擊,例如:
- 地理崩壞:"川冢沸騰"(徐陵碑文)
- 帝王駕崩:"大行皇帝奄棄萬國"(《陳書》)
- 家族悲恸:"讓襲封表"中的家族繼承之痛
四、近義詞提示
塌陷→崩塌、崩裂;痛心→崩摧、殒涕(組詞參考)
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創作中。如需完整釋義,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崩隕(bēng yǔ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一個事物或者物體突然崩塌或坍塌、毀滅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崩(bēng)的部首是山,總共有10畫。
- 隕(yǔn)的部首是阜,總共有11畫。
來源:
崩隕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秋風辭》中,“百川東至,滄海東流,死生無崩隕之變化”。後來成為文言文中常用的表達方式,用來形容天災人禍,萬物毀滅的情景。
繁體:
崩隕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崩塌(bēng t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說文解字》中将崩字寫作“崩塌于一”,隕字寫作“不再居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寫法和現在的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略有不同。
例句:
1. 這座古老的建築在地震中崩隕了。
2. 經曆一場嚴重的泥石流,整個山谷幾乎崩隕殆盡。
組詞:
崩壞、隕石、隕落
近義詞:
塌陷、倒塌、垮掉
反義詞:
穩固、保持完好、不動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