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揚。《晉書·禮志下》:“立德濟世,揮揚仁風。”
“揮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核心含義
“揮揚”意為發揚、傳播,常用于描述對精神、品德或風氣的弘揚。例如《晉書·禮志下》中“立德濟世,揮揚仁風”,即強調通過德行發揚仁愛之風。
單字解析
主要依據《晉書》及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其他網頁(如造句示例)僅作輔助參考。若需更完整釋義,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揮揚是一個中文詞彙,常用于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感的表現出來的活躍、自信、激昂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揮揚的部首是手(扌),由9個筆畫組成。
來源:揮揚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原文為“薛民揮揚司馬于遠”,意為薛民舞動着旗幟引導軍隊行進。
繁體:揮揚的繁體字為揮揚。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中,揮揚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但字形可能稍有差異。
例句:他手中的雪白的旗幟在風中揮揚,使人們更加興奮和自豪。
組詞:揮動、揚眉吐氣、飒爽、揚長而去
近義詞:昂揚、激揚、奮發
反義詞:低沉、頹廢、消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