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形針即曲别針,區别于别針,是用金屬絲來回折彎做成的夾紙片的用具。 回形針似乎是所有發明中最簡單的一種,它不過是一小段夾紙的彎曲金屬絲。但回形針在制成我們如今所使用的形狀以前卻經過了多次反複的設計。
“回形針”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綜合解釋:
回形針(又稱曲别針)是一種用金屬絲來回折彎制成的文具,主要用于夾紙片或整理文件。其設計簡單,通過彎曲的金屬絲形成彈性結構,便于固定紙張。
成語中常以“穿針引線”等描述其功能,文學作品中亦被比喻為“固定青春記憶”的意象。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途或購買渠道,可參考相關生活百科或文具指南。
回形針是一種用于固定紙張或者其他材料的常見辦公用品。它通常由高彈性的金屬制成,呈現出回形的形狀,因此得名回形針。
回形針的部首拆分為“口”和“钅”,其中“口”是指嘴巴的意思,而“钅”是指金屬的意思。回形針的總筆畫數為8畫。
回形針最早起源于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被發明。它由挪威的發明家約翰·維·申克爾(Johan Vaaler)于1899年申請了專利,并于1890年開始量産。此後,回形針逐漸在全球範圍内得到廣泛使用和認可。
在繁體字中,“回形針”這一詞彙的寫法為「迴形針」。
在古代漢字中,回形針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其古字形為「迴形鉧」,其中「迴」代表着旋轉或者回歸的意思,「鉧」表示金屬工具。
1. 我需要一支回形針來固定這些文件。
2. 請将文檔全部用回形針别好。
3. 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支回形針,以便整理筆記。
1. 回形針盒
2. 回形針夾
3. 回形針座
4. 回形針工具
别針、訂書釘
放開、解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