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植香草的園圃。 南朝 齊 謝朓 《遊後園賦》:“左蕙畹兮彌望,右芝原兮寫目。” 唐 王勃 《春思賦》:“蕙畹蘭臯行可望,何為悠悠坐惆悵。”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晞光拂其蕙畹,臯陰沐於蒲塘。”
“蕙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自然景觀描寫
古代詩文常用“蕙畹”描繪香草叢生的田園或園林,如:
比喻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其可引申為才華橫溢、品貌出衆的女子,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謝朓、王勃相關作品(來源:)。
《蕙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芳香之地”或“花草繁茂的地方”。它通常用來形容充滿芬芳馨香的花園、草場或美麗的自然環境。
《蕙畹》由兩個部首組成:草字頭部和田字底部。
它的總共有13個筆畫。
《蕙畹》是由《辭源》所載的,出自唐代孟賓于的《江南野菜譜》一書,其中寫有“即所言芳香之草基葵藿秀地,味有韻于交蓣蕙畹。”
《蕙畹》的繁體字為「薈畹」,其中的「薈」表示草木繁盛,「畹」表示田地。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蕙畹」的「蕙」字通常被寫成「萃」,草字頭上方則用「月」字來表示,即「薰」。而「畹」字則保持不變。
1. 這座山谷是一個蕙畹,四季花開,香氣襲人。
2. 在這片蕙畹中,春天裡鮮花綻放,夏天裡草木蔥茏。
3. 她的花園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蕙畹,成為鄰居們羨慕的地方。
1. 蕙苦:指非常香苦的味道。
2. 蕙香:指芬芳馥郁的香氣。
3. 蕙心蔚藍:比喻品德高尚、内心崇高。
花香、花園、芬芳、香草、繁花盛開
荒原、荒漠、貧瘠、草木不生、不毛之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