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ainting and drawing]∶繪畫之事
(2) [picture;paiuting;drawing]∶圖畫
(1).繪畫;繪畫之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 唐 杜甫 《嚴鄭公岷山沱江圖》詩:“繪事功殊絶,幽襟興激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世祖畫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繪事。”參見“ 繪事後素 ”。
(2).圖畫。 宋 秦觀 《陳承事挽詞》:“八尺衣冠成繪事,百年風誼列幽鐫。” 宋 朱熹 《卧龍庵*********》詩:“英姿儼繪事,凜若九原作。”
“繪事”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及文化内涵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字面解釋
“繪”指繪畫、描繪,“事”指事務或技藝,整體意為繪畫活動或技藝,涵蓋創作、設色等具體過程()。在古籍中,常與“畫缋之事”關聯,指代繪畫的完整工序()。
延伸含義
除字面意義外,“繪事”也指繪畫理論探讨,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提到的“繪事圖色,文辭盡情”,強調繪畫與文學在表達上的相通性()。
古代繪畫分工
古代“繪事”涉及兩類職業:
哲學引申
孔子提出的“繪事後素”(《論語·八佾》)以繪畫為喻,強調基礎的重要性:先有素色底稿,再施色彩,引申為禮儀需以仁德為本()。
文學引用
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繪事”多用于藝術領域,強調繪畫的專業性,如“測繪資質單位重視繪事技藝”()。
“繪事”既是具體的繪畫技藝,也承載着古代藝術分工與哲學思想,其内涵從技法延伸到文化象征,體現了中國藝術“技道合一”的傳統。如需進一步了解“繪事後素”等典故,可參考《論語》及相關藝術史研究。
《繪事》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指代繪畫、畫圖或者描繪事物的技法和過程。它是由“繪”和“事”兩個字組成。
《繪事》的部首是“纟”(纟是“絞絲”的意思),它表示與紡織品、線等有關,也可以表示與纖維有關。根據這個部首的拆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筆畫的數量,即十畫。
《繪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朝。在古代漢字的提法中,以“繪”來代指繪畫,以“事”來代指描繪。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繪事」。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字形是不斷演變的。《繪事》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區别,但其基本形态仍保留。該詞的寫法可能出現了一些細節上的變化。
1. 我喜歡繪事,每天都用顔料和畫筆創造藝術。
2. 這幅繪事作品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繪畫、繪圖、美術、書法、繪本。
畫畫、畫圖、描繪、繪制。
擦除、抹掉、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