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暗難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如今之紫草,未花時採,則根色鮮澤;過而採,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
“黯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àn è,主要含義為灰暗難看,常用于描述顔色或狀态的暗淡、不鮮明。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有進一步語境需求,可結合具體例句分析。
《黯惡》是一個表示陰暗、黑暗惡劣之意的詞語。
《黯惡》這個詞的部首是黑部,共有17個筆畫。
《黯惡》一詞來自于古代漢語,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思想和文化觀念。
在繁體中,黯惡的寫法為「闇惡」。
在古代,黯惡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古時的寫法多是根據當時的文化和書法風格而定。
1.他的過去生活經曆黯惡而令人震驚。
2.這個世界有時展現出的一面是黯惡和殘酷的。
3.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描繪了一個黯惡的社會現實。
1.黯然:形容心情低落、沉默寡言。
2.惡毒:形容言行惡劣、不善良。
3.黯淡:形容光線暗淡、氣氛沉悶。
1.黑暗:指沒有光亮的狀态。
2.兇惡:形容非常兇狠、惡劣。
3.卑劣:形容行為卑鄙、惡劣。
1.明亮:形容光線明亮、清晰。
2.善良:形容為人正直、善待他人。
3.美好:形容事物美麗、出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