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抛灑耍弄。 晉 郭璞 《江賦》:“揮弄灑珠,拊拂瀑沫。” 唐 白居易 《山遊示小妓》詩:“春泉共揮弄,好樹同攀玩。”
(2).彈奏。 唐 白居易 《琴》詩:“何煩故揮弄,風絃自有聲。”
(3).猶揮動。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之一:“談詞坐傾倒,玉麈日揮弄。”
“揮弄”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主要含義:
抛灑耍弄
指隨意抛灑或戲耍某物。例如晉代郭璞《江賦》中的“揮弄灑珠,拊拂瀑沫”,以及唐代白居易《山遊示小妓》的“春泉共揮弄,好樹同攀玩”,均描繪了灑脫戲玩的場景。
彈奏
特指演奏樂器,常見于古詩詞中。如白居易《琴》詩雲:“何煩故揮弄,風弦自有聲”,通過琴弦的自然聲響,暗喻無需刻意彈奏。
揮動
表示有節奏地舞動物體。宋代蘇轍在詩中寫道:“談詞坐傾倒,玉麈日揮弄”,描述了揮動玉麈(拂塵)的動作。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漢典、字博緣文學網等來源。
揮弄是一個漢字詞語,既可以作動詞使用,也可以作名詞使用。作動詞時,意思是用手或工具使勁地擺動或擺弄。作名詞時,指用手或器具擺弄的動作。
揮弄的字拆分成兩個部首:扌(手部)和弋(撇部),總計12畫。
揮弄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其中,"揮"來源于古代漢字中的"辶"部,表示揮動的動作;"弄"來源于"弓"部,代表弄動的意思。兩個字組合起來,形成了意味着用手或工具擺動或擺弄的詞語。
繁體字“揮弄”中的“揮”字,将“突”部加入到“手”字的左側。這個部首“突”表示用力揮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據古代文獻記載,揮弄的古代漢字寫法分别是“揮”和“弄”。其中,"揮"與現代寫法相同,而"弄"在古代則是用"㣽"字表示。
1. 他喜歡在花園裡揮弄着剪刀修剪花草。
2. 小孩子喜歡揮弄着玩具車在地上奔跑。
揮翰:指揮筆書寫。
揮毫:指揮動毛筆寫字。
揮霍:指放蕩揮霍財産或時間。
擺弄、玩耍、運動、搖動。
固守、穩定、靜止、約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