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悔咎的意思、悔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悔咎的解釋

(1).過錯;禍殃。《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 宋 曾鞏 《與王深甫書》:“顧初至時遇在勢者橫逆,又議法數不合,常恐不免於構陷……今在勢者已更,幸自免於悔咎。”

(2).追悔前非。 宋 蘇轍 《為兄轼下獄上書》:“ 軾 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禮部·議革張浚祀》:“ 朱晦翁 晚年深自悔咎,輕信其子 張拭 家稿,遽草行狀,以緻天下不言。”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李生孝友》:“父深自悔咎,垂淚而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悔咎"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悔"(懊悔)和"咎"(過失、責備)組成,主要表示因過錯而産生的懊悔與自責。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基本釋義

指因認識到自身過失或言行不當而産生的懊悔與愧疚。強調因過錯引發的内心譴責與道德不安,包含對錯誤行為的反省與追悔。例如:"他深懷悔咎,向衆人緻歉。"

二、詞源與古典書證

該詞源自古漢語,多見于典籍:

三、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悔咎"常隱含道德或責任層面的自我問責,程度重于一般懊悔,多用于嚴肅場合(如道德反思、法律忏悔)。例如:"他對當年的決定充滿悔咎,終生難以釋懷。"


參見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釋義參考頁.
  2.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卷7,頁4242.
  3. 王力等.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2014:詞條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悔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uǐ jiù,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過錯;禍殃
    指因過失或錯誤行為導緻的災禍或不良後果。例如《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中的“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即強調避免因過錯招緻禍患。

  2. 追悔前非
    表示對過去錯誤行為的深刻反省和懊悔。如宋代蘇轍《為兄轼下獄上書》中提到“軾深自悔咎”,即描述蘇轼對自身過失的悔改态度。


二、詳細解析與文獻例證


三、相關詞彙


四、總結

“悔咎”既可指客觀的過失或災禍,也可表達主觀的悔恨情感,常見于古籍和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文獻例證或用法分析,可參考《後漢書》《曾鞏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澳門風雲背光性北門南牙禀訴不龔蒓羹踔飛此一時彼一時崔莺多福飛翥分體光輝燦爛關合詭駮固志函渭回衡霍人箭書階道精氣神兒禁脔壻窘懾局外之人烤爐空口說空話兩到遴登六神丸鸾情爐灰曼陀林馬上牆頭夢筆生花内家兵弄筆噴漿屏氣不息噗嗵倩女離魂峤路傾晖氣盛權詞雀角善哉繩屦食角順修説衛屬役俗講素紗讨沒意思踏子籊籊同僚惟良香車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