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闇鈍的意思、闇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闇鈍的解釋

愚拙。 三國 魏 曹操 《陳損益表》:“臣以區區之質,而當鐘鼎之任;以闇鈍之才,而奉明明之政。”《壇經·機緣品》:“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闇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ān dùn,其核心含義為愚拙,多用于形容人資質愚笨或才識不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語境與用法

  1. 自謙表達:
    古代文人常用此詞自謙,如三國時期曹操在《陳損益表》中寫道:“以闇鈍之才,奉明明之政”,借以表示自己才能平庸,謙遜地承擔重任。
  2. 批評或描述:
    也可用于客觀描述他人的不足,如“根性闇鈍”常指人天資愚笨,難以教化。

三、相關成語與詞彙


四、文化背景

“闇鈍”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其構詞中“闇”通“暗”,有晦暗不明之意;“鈍”指不鋒利,合喻心智的遲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或例句,可參考《陳損益表》《壇經》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闇鈍

闇鈍(yān dùn)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黑暗而遲鈍。下面将對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以及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闇鈍由2個部首組成,其中“闇”部由辶(走之辵)組成,表示"夜晚"的意思,是該字的意義所在。"鈍"部則是由金(钅)和屯(春字底部)組成,表示"器物生鏽"的意思。整個詞共有15個筆畫。

來源:闇鈍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由于人在黑暗環境中視力遲鈍,因此形成了“闇鈍”這個詞彙,用來形容人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較低,思維遲緩的狀态。

繁體:《闇鈍》在繁體字中為「闇鈍」。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中的“闇”字通常寫作“暗”,而“鈍”字則寫作“鈍”。

例句: 1. 他的反應闇鈍,總是需要别人再解釋一遍。 2. 這個人的思維非常闇鈍,沒有什麼創造力。

組詞: 1. 闇昧:指黑暗模糊,不清楚明白的狀态。 2. 冷闇:指黑暗而寒冷的環境。 3. 否闇:指否認、否定的意思。 4. 闇器:指使用黑暗中的器具。

近義詞:黑暗、昏暗、陰暗

反義詞:明亮、聰明、敏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