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鈍的意思、暗鈍的詳細解釋
暗鈍的解釋
愚昧遲鈍。多用為謙辭。 三國 魏 曹操 《陳損益表》:“臣以區區之質,而當鐘鼎之任;以暗鈍之才,而奉明明之政。”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前者吾子不以僕之暗鈍,猥垂教示,大相開發。”
詞語分解
- 暗的解釋 暗 à 不亮,沒有光,與“明”相對:黑暗。暗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慘)。陰暗。暗無天日。 不公開的,隱藏不露的:暗藏。暗號。 * 。暗娼。暗溝。暗含(做事、說話包含某種意思而未明白說出)。暗流(a
- 鈍的解釋 鈍 (鈍) ù 不鋒利,不快,引申為不順利:這把刀真鈍。成敗利鈍。 笨,不靈活:鈍滞(a.遲鈍呆滞;b.不鋒利)。遲鈍。愚鈍。拙嘴鈍舌。 快利銳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暗鈍”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與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暗”本義為光線不足,《說文解字》釋作“日無光也”,引申為愚昧不明;“鈍”指刀劍不鋒利,《說文》稱“鈍,錭也”,段玉裁注“不利也”,後引申為遲鈍。二字組合後,《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愚昧遲鈍”,《古代漢語詞典》則補充說明其可指“頭腦不聰慧”或“器物不鋒利的性狀”。
二、出處與文獻例證
該詞可見于古代文獻:
- 北宋《新唐書·李訓傳》載“性暗鈍,寡學術”,此處描述人物資質平庸;
- 明代《農政全書》論農具“鐵質暗鈍則稼穑難施”,指器物不夠銳利。
兩例分别印證該詞用于形容人與物的不同語境。
三、現代使用特征
在現代漢語中,該詞多出現于曆史文獻研究或文學創作領域,日常口語已罕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标注為“書面語”,建議使用者注意語體場合。
網絡擴展解釋
“暗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通常用于自謙或形容愚昧遲鈍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含義:指愚昧、遲鈍,缺乏敏銳的洞察力或反應能力。常作為謙辭使用,如古人自述能力不足時稱“暗鈍之才”。
二、字詞分解
- 暗:指黑暗、隱藏,引申為“糊塗、不明事理”(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鈍:指刀劍不鋒利,比喻“笨拙、不靈活”(如“遲鈍”“魯鈍”)。
三、例句與用法
- 古代文獻:
- 曹操《陳損益表》:“臣以區區之質,而當鐘鼎之任;以暗鈍之才,而奉明明之政。”
- 羅隱《答賀蘭友書》:“前者吾子不以仆之暗鈍,猥垂教示,大相開發。”
- 《壇經·機緣品》:“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四、使用場景
- 謙辭:古代文人或官員在自述才能不足時使用,帶有謙遜色彩。
- 文學描述:現代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語境中,日常口語極少使用。
五、補充說明
- 近義詞:愚鈍、遲鈍、魯鈍
- 反義詞:聰慧、敏銳、明達
如需更完整的詞源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背城一戰貶素誠心正意癡愛丑點穿壁引光悴族掂倈吊唁敷芬幹居鈎秤骨塵舞鲑禀姑墨酣中客幻變黃松松卉汨回讬夥頤胡枝扯葉将位賤妾教學法夾臾接連不斷節奏感精義入神居安絶妙好詞君山老父孔蓋口耳并重款跨樂語璘斌莫知所謂囊中術鳥背俏簇氣缸清弱輕虛秦越肥瘠乞師群藝去如黃鶴然已熱水汀融明潤美三徑滲流水瑞四犯蹜蹜汪波文昌魚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