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悠揚;悠遠。《莊子·天運》:“其聲揮綽,其名高明。” 陳鼓應 今注引 林雲銘 曰:“揮綽,悠揚越發。”
(2).奔放恢弘。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然七國名世之流,其言揮綽,下本之形魄,其上至於無象,卒未有言氣者。”
“揮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悠揚、悠遠
多用于形容聲音或樂音的綿長清越。例如《莊子·天運》中“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林雲銘注釋為“悠揚越發”。這一用法強調聲音的延展性與穿透力。
奔放恢弘
引申為言辭、文風的灑脫開闊。如章炳麟在《國故論衡》中提到“其言揮綽”,指戰國時期名士言論的磅礴氣勢。
與“揮灑”“恢弘”等詞存在意境關聯,但“揮綽”更側重動态的延展性與空間感,兼具聽覺與抽象表達的雙重意象。
揮綽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用法。它由手部部首手和韻部寬組成,共13畫。在古代漢字中,揮綽的寫法也有所變化,例如有些古籍中将綽寫作纛,使用的是頭部部首疒。
揮綽這個詞最初來源于古代,意思是揮舞的樣子,後來逐漸演變為指揮家、指揮音樂等義項。在現代漢語中,揮綽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舉止大方、氣度不凡、慷慨能幹,也可以形容事物宏大、豐富多樣。
在繁體字中,揮綽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與簡體字相同。繁體字在繁密的筆畫表現上更加繁瑣,展現了古代文字的風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揮綽的寫法為揮晃,表示揮舞、晃動的意思,與現代寫法有些不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揮綽這個詞的用法:
1. 他是一個揮綽的指揮家,音樂會上的演奏效果非常出色。
2. 她的舉止揮綽,讓人不禁對她刮目相看。
3. 這幅畫的色彩揮綽,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
根據揮綽的意思,我們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揮灑、揮揚、揮霍等。這些詞語都帶有揮舞、極其豐富的意味。
與揮綽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慷慨、大度、豪爽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氣度寬廣、慷慨大方。
與揮綽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拘謹、拘束、吝啬等,它們則表示了相對保守、拘束或不慷慨、小氣等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