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麗。 明 楊慎 《邯鄲才人嫁為厮養卒婦》詩:“宮粧揚嫮都,野态減妖穠。”
“嫮都”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嫮都(hù dōu)意為豔麗,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華美姿态。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詩詞中。例如,明代楊慎在《邯鄲才人嫁為厮養卒婦》一詩中寫道:“宮粧揚嫮都,野态減妖穠”,此處“嫮都”即形容女子妝容的豔麗與端莊。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楊慎詩作或古代漢語詞典。
《嫮都》(hù d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女子的容貌嬌美豔麗。
《嫮都》由“女”(nǚ)部和“者”(zhě)部組成,分别表示女性和事物的從事者。嫮都的總筆畫為15畫。
《嫮都》在《說文解字》一書中首次有記載,但其具體來源尚無确切明确的文獻資料。
《嫮都》的繁體寫法為「婟都」。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嫮都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然而,由于現實沒有确鑿的古代考古材料,我們無法得知确切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1. 她的容顔仿佛嫮都般令人心醉。
2. 那位女子的嫮都容顔在整個宴會上最為耀眼。
1. 嫮都容顔
2. 嫮都佳麗
3. 嫮都美人
1. 美麗
2. 豔麗
3. 姣好
1. 丑陋
2. 難看
3. 不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