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花诏的意思、花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花诏的解釋

古代用以賜爵或授官的诏令。多用花色绫紙所寫并套以錦袋。 唐 司空曙 《晦日益州北池陪宴》詩:“常侍傳花詔,偏裨問羽觴。” 宋 蘇轼 《送程建用》詩:“會看金花詔,湯沐奉朝請。”參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花诏”是古代用于賜爵或授官的诏令,其名稱來源于特殊的材質和裝飾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花诏指皇帝頒發的授官或賜爵的诏書,通常以花色绫紙書寫,并裝入錦袋作為裝飾。這種诏令因材質華美而得名,體現了古代文書制度的儀式感。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詞多見于唐宋文獻,例如:

    • 唐代司空曙《晦日益州北池陪宴》提到“常侍傳花詔”,描述官員傳遞诏令的場景。
    • 宋代蘇轼《送程建用》中“會看金花詔”一句,亦以“金花”凸顯诏書的貴重。
  3. 材質與形式
    花诏的載體為帶有花紋的绫紙(類似絲綢的紙張),外部套以錦緞制成的袋子。這種設計既彰顯皇權威嚴,又具備防損功能。

  4. 字義解析

    • 花:指诏書材質的花紋裝飾。
    • 诏:即皇帝頒布的正式命令。
  5. 相關延伸
    宋代《春明退朝錄》等史料記載了花诏的具體使用規範,可見其在古代官僚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曆史細節,可參考《晦日益州北池陪宴》《送程建用》等原作,或查閱《春明退朝錄》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花诏》的意思

《花诏》是指皇帝發出的官方命令,特指賞賜給官員或對外國貴族的禮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花诏》的部首是⺾(草字頭)和 ⼉(手字底),總共有12畫。

來源

《花诏》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朱熹的《五禮說》中,并且在明清兩代的曆史文獻中廣泛出現。

繁體

《花诏》的繁體字為「花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花诏》可能會有不同的變體。例如,在篆書中,「花詔」的寫法為「⾈⾵⾝⿰艹手」。

例句

1. 皇帝頒發花诏,以表彰功臣。

2. 外國貴族接受了皇帝的花诏,表示對兩國友好關系的肯定。

組詞

花瓣、诏書、賞詞、花飾、诏令。

近義詞

花旗、草诏、賜詞、錦诏。

反義詞

罰谪、逐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