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滑習的意思、滑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滑習的解釋

(1).非常熟悉、熟練。 漢 王充 《論衡·謝短》:“夫儒生之業,五經也。南面為師,旦夕講授,章句滑習,義理究備於五經,可也。”

(2).謂狡猾成習。 清 梅曾亮 《朝議大夫台灣府知府蓋君墓志銘》:“﹝ 蓋君 ﹞不凴一城,藉一餉,起千百農家子于逃亡餓羸之餘,抗堅悍滑習之賊於必争之衝。”

(3).浮滑的習性。 唐 孟郊 《峽哀》詩之七:“滑心不可求,滑習積已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滑習”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古語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滑”通“猾”,指狡詐、詭變;“習”指習慣、習性。《漢語大詞典》(第2版)解釋“滑習”為“狡詐成性”,多用于形容人因長期浸染而形成的圓滑世故品性,例如《後漢書·周舉傳》中“吏人畏憚,滑習之徒皆見廢黜”即用此義。

  2. 語用特征 該詞常見于古代政論性文本,常含貶義色彩。如《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提及“滑習者,奸巧便佞之謂也”,強調其暗含對投機取巧行為的批判。

  3. 語義流變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在方言研究領域仍有記錄。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考證,閩南語區保留“滑習”作動詞的用法,表示“熟練地掌握某種技巧”,詞性轉變後衍生出中性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

“滑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非常熟悉、熟練
    指對某事物掌握得極為熟練或精通。例如漢代王充《論衡·謝短》中提到儒生對五經的講解“章句滑習”,即強調其熟練程度。

  2. 狡猾成習
    形容人因長期狡猾行事而形成習性。清代梅曾亮在《蓋君墓志銘》中描述對抗“滑習之賊”,即指狡猾成性的敵人。

  3. 浮滑的習性
    指輕浮、不踏實的性格特征,多用于貶義語境。


二、詞義延伸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參考《論衡》《蓋君墓志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并悉不平掣掣洩洩大宇端人惡讨法吏腹部夫唱婦隨服餌乖實過不的寒孟回湍劍歌僭踰颉臯即墨侯敬終慎始金蘭之契酒罋積香棘軸郡稅課農懇悫款額李廣未封陵突龍藏寺碑龍木邁壽魅虛面長面短眠食瀎潏偏閏前識跷蹄蹑腳棄瑕忘過卻金暮夜軟硬木三齊詩薮屬遊厮诨台從彈花饕淫調琴脫穎而出王囚僞客握發午潮寤言杴簸鄉夢脅從西河大鼓